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作者:王丽萍 文章来源:古楼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04-10 字体: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

课文四处写到“歌声”,引导学生自读、品味课文,合作交流,感悟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品质。课中,我要求学生抓住精彩语句,反复研读,以读促悟,比较异同,探究寻根,破译歌声。绝大多数学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懂得夜莺歌声所蕴含的意义:1、吸引敌人的注意;2、麻痹敌人;3、为游击队巧送情报,痛歼敌军;4、执行新的任务,再次吸引敌人。并能在朗读中表达、强化、升华自己的感受,一个机智、活泼、乖巧、勇敢的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文中的对话,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表达学生对这些语句的感悟能力,也能促进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每一次朗读的进度,都表示他们对小夜莺的勇敢和机智体会得更加深刻了。由读熟到读得入情入境,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也就由抽象的语言符号,发展为活生生的声音、表情、动作等具象。

由于文章长,整堂课下来,个别后进生可能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对课文朗读方面感情还欠缺,对理解文章内容还需要努力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