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学生两极化现象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为何越到高年级两级化现象越明显呢?
到了高年级,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公式,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到最后干脆就不学了。反观现在自己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智力差别是有,但不至于很大。差别最大的是学习态度,成绩优秀的上课、做作业都很积极,成绩一般的有部分同学学习相当的被动。那些被动的学生若是没人督促,所学知识没能及时巩固,存在的问题越积越多,待到后来肯定兴趣全没,两级分化自然严重。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更要因人而宜,部分被动的同学更要经常监督,甚至让优生帮助监督,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学习的兴趣,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在教学中,有迷茫、有烦恼,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一样,若是放弃便也就失去了,只有坚持才有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愿和学生一起努力,让课堂更欢乐,让学习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