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反思

作者:谢周琳 文章来源:西畈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04-01 字体:

《蝙蝠和雷达》是篇科普文章,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蝙蝠夜间是凭什么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三次科学实验,蝙蝠、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间的联系是这一节的教学重点。

 以往我布置预习,一般是读文、标段、注音。这一课,我改变了以往的预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在课前解决难点。我在原来预习要求上,要学生填一张表格,如下: 

 

实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为了学生能多了解仿生学,我还要求学生找一些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本以为学生会对这么多的预习要求提出抗议,没想到他们对这别开生面的作业,感到兴趣盎然。全班同学几乎都完成了,而且基本都能正确填写,除几个差生外。教学时,我分四步进行:一、解决问题“为什么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引导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二、分组协作:12组解决问题“蝙蝠飞行灵巧,表现在哪?”文中找出。从而感受蝙蝠夜间飞行动作的灵巧。34组解决问题“蝙蝠夜间靠什么飞行?”明白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三、展示学生课前预习的表格,根据表格,进一步学习蝙蝠是怎么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四、拓展,学生表述自己收集的关于仿生学的资料。这个部分的学习,学生个个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从这节课中,我觉得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并且预习要多样性,有针对。这样学生有疑问,会探究,有自信,上起课来,有兴趣会事半功倍。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