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对后进生给予慈母般的爱

作者:罗爱珠 文章来源:应村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3-03-26 字体:

一、偏爱后进生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炽热的爱,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因素,也是开发学生心智的能源和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后进生大多是学困生,由于成绩靠后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厚爱,甚至有时老师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和挖苦讽刺的语言,不但不能转化他们,而且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他们被冷落被嘲笑,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不良心态,丧失了前进的信心。因而他们更需要爱心,更需要关怀和温暖。所以对待后进生,不仅要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更要偏爱他们,经常找后进生谈心,调查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用爱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一言一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可以与老师接近,在相互了解和交流中架起真诚爱护的桥梁,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导其行”的心理效应。比如:我班的洪海鹏同学,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周末回家就得跟随八十多岁的爷爷和奶奶生活,而且他家还住在比较偏僻的小山村,无论是周日上学,还是周五放学都得步行两个多小时,由于种种原因,所以导致了他的家庭作业基本上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针对这一情况,我每周都抽时间和他谈心,并且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一点的帮助,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在班里进行表扬,这样就大大激发了他爱学习的欲望。通过本学期几个星期的坚持,他的家庭作业基本上能按时完成了,而且正确率还是挺高的呢!

二、赏识后进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后进生也并非面面后进。虽然他们的心理上有些扭曲,但向往美好的未来,向往受到别人的尊重,向往得到师长的肯定和表扬,这些都是他们心灵深处的长处和闪光点,都是值得赏识的地方。比如:我班的曾锦涛同学,他的语文成绩一般,可他的字写得实在难看。但是他有一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他劳动很积极,他只要看见谁需要帮忙,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友谊之手去帮忙。于是,我就利用晚自习的一节课,在班里就他那热心助人的品质给予了肯定,并趁机对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假如他的字能写得工整些,那他就更值得表扬了。没想到,从那以后,他写字的姿势端正了,写字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多给一次机会,多给一点鼓励;多一些欣赏,多一点信任。因势利导,增强他们克服缺点和错误的自信心。

三、关注后进生

一个班级中,虽然学生素质存在很大差异,但后进生一般都希望把学习搞上去,往往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而力不从心。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和理解,渴望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和生活,因而在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上,教师更应关注后进生。一方面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降低教学重心,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目标;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备课时想着后进生,上课时照顾后进生,辅导时记着后进生,从浅显易懂的问题开始,引导他们动手操作,诱发求知欲,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合作学习。简单的问题总把机会让给后进的学生回答,容易的题总由后进生展示,点评时也是先让后进生说说自己的见解,再由优秀的学生作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点评完善。当堂检测的内容分层次和梯度,同时在小组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手牵手共同前进。这个做法不仅使优生的才华得以施展和提升,而且后进生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全体学生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学习,避免了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景象。比如:我班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也实施了分组教学,每组成员都按成绩不等分配。我在教学时,只要有交流反馈的机会,我都会先考虑后进生,让他们先尝试回答。就这样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他们对举手回答问题也就不那么畏惧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就自然提高了。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