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器教学反思
“买电器”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法(一)”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正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拟定教学目标,并注意创设情景,将“威尼”熊在“母亲节”前夕给妈妈买电器这一情境贯穿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热情。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来积累参加教学活动的经验,并在对各种活动以及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应用性问题的解决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体验着成功的喜悦并以满腔自信迎接下一次挑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进一步诠释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下面我就对一些教学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卡通人物是孩子们永远的话题,在课中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威尼”熊为妈妈买礼物这一情境引入新课,找到了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在好奇、紧张、神秘的猜价中走进数学,特别是电风扇的价格,不仅复习了万以内的数,而且采用了逐步逼近的区间套的思想。
二、面对黑板上的数学信息,我没有马上提出一个问题让孩子们解答,而是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自已想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并从学生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师生一起解决,体现了“问题从学生中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思想。接着充分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探讨计算800+500的各种方法,此时我并没有总结最优算法,而是放手让学生在相互沟通、交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算法,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修正,让学生自己“多中选优,择优而用。”
三、在让学生思考“800-500这个算式解决了哪些数学问题时,我做了精心的处理,在把信息算式化的同时,让学生在帮助”威尼熊算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算理,正确计算,反过来,根据算式的意义理解信息之间的联系,可以说一举多得。接下来的创造得数是500的算式的环节中,我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创造”,有的学生甚至说出了乘除法,教师的角色自然地转变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四、《课标》中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课中我设计了“为老师提建议”这一生活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并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了人文关怀,如有的学生建议我在买东西的同时,留足够的生活费,有的建议我如何用钱等,这些建议不仅仅是知识的熟练应用,更是孩子们对我的情感的体现。最后的“谈收获”一环节,是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回顾,从而丰富他们主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