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跳绳》一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本节课要求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先利用“跳绳”这一情境导入新课,然后利用“跳绳”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
在“探索算法,合作交流”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数小棒,直观感知当个位不够减时需向十位借“1”的意义。学生通常先摆62根小棒,再从62根里去掉48根,先去掉8根,2根减8根不够减,就从6捆中拿出1捆拆开与2根合起来,从12根里去掉8根还剩4根,原来有6捆,拿出1捆后还剩5捆,再去掉4捆剩1捆,从而得出结论62根减48根,还剩14根。学生自己探索计算62-48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又注意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处理,在口算与竖式中任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