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从公司的一名职员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当时诸多的犹豫与不安随时日的延伸渐渐淡化了,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惶恐及初为人师之后的喜悦,至今仍让我怦然心动,记忆犹新!
及至我接了这个由34名学生组成的班级,目光与那一双双纯真干净的眼睛碰撞的时候,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第一次当老师,第一次做班主任,诸多的第一次让我束手无措。我只有本着谦虚的态度,向学校各位优秀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学习,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里,感受颇多。现就班集管理工作谈一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刚接手时,我不知道规矩的重要性,在黄红枫老师悉心的指点下,我意识到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学校每天用大量时间狠抓学生常规,可见,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才可言其他,才能够保证孩子们会有所进步。经过多次纠正与强调,我班学生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了小小的进步。
在我至今并不长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有很多学生和我一起创造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深深地被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吸引。
别让“后进生”掉队
"后进生"也同样拥有一颗上进、纯洁的心。我们班的汪国忠同学,是一名"后进生"。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家庭教育方面非常欠缺,但是他自己却有着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当兴趣课选课的时候,我问班上的学生,你们喜欢哪门兴趣课,大多数学生都争着吵着要选他们自己喜欢的课程,唯独他不争不抢,等所有孩子选完以后,然后主动的走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我兴趣课在班里做作业好不好?我成绩不好,作业做得慢。”那双纯真干净认真的眼睛,让我看到了他求上进的那份渴望。
后进生不是天生的。可能由于家庭的原因,可能由于自身的原因等等。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家庭、集体的温暖。今后,我应从各方面去关心这类学生:在学习上认真地给予指导,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帮助,有了点滴进步及时鼓励,犯了错误进行耐心地教育,使他们时时感到老师的爱护与关心,使逐步改正错误和缺点。
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在教室的心愿墙上,看着一个学生的心愿是:“我想有个好妈妈”,心不禁心酸起来。又一次布置写话作业的时候,我命题为:我的妈妈。课下,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能不能写《我的奶奶》?”我问为什么,她说:“我没有妈妈,妈妈过年都不会回来看我的”。留守孩子获得的爱不一定不完整,但至少存在裂痕,一棵草,一滴露”,一个孩子,需要一种关爱。作为老师,除了给这样学生必要的关心之外,更主要的是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找到孩子们存在的裂痕,给予恰到好处的关爱,让他们得到其他正常家庭孩子同样的呵护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以心换心,让孩子健康成长。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是当务之急。“三多”,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就是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提供必要的帮助。很遗憾,在这几个方面,我做得都很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弥补这些不足,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把赞美送给学生
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他们给我这样一种感觉,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学业平平,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忽视“遗忘”的学生。比如吴芳敏同学就是这样的学生。有一次,中午吃饭铃声一响,其他同学都一涌而出跑到外面排队,结果一个同学书桌被撞倒了,抽屉里掉出了很多书本,经过这个位置的学生不算少,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去弯腰拾起,后来吴芳敏同学看到了,主动地把书本捡起,放回抽屉并且把桌子对齐,还细心地检查了下附近桌椅有没有对整齐。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吃完饭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吴芳敏同学,并赞美他热爱班集体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她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当别人需要借用卷笔刀双面胶等东西时,她总能很主动地借给同学。进而我也给予及时的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后来发现班上其他同学也积极主动起来。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也有根的感受。做为一名班主任,也自有她的快乐。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