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想感悟
四月芬菲正浓,我却在素净中走到这时侯了,回想着初春的繁花似锦过渡到盛夏的校园邂逅,又从立秋的月寞斜阳中到白雪冷寂的寒冬,四季轮回间,悠悠岁月中留下的是怎样的一种青春。然后,感叹中困惑:为人师,为世师??
在这“笑贫不笑娼、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低俗的观念逐渐进入社会的时期,人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也降到了一个低谷,从小悦悦事件中十八个路人的不闻不问就能看出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接着更有许多网民对出手相救的的一个捡破烂老太评论说她是为了出名才出手相救小悦悦的,这说明有些人自私自利的思想已深入骨髓,更是对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高尚品质无法理解,甚至对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行为都无法理解。
国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降低,而教育却是改变道德的一条有效途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家对教育的扶持力度还是太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都很薄弱,甚至西南部地区都还没有几个正式教师。教师的地位在表面上被抬的高高在上,实际上却是清贫如洗,在那些低俗观念横行的如今,能够保持自身职业操守道德的老师是难能可贵的。
连自身道德素养都不过关还如何将国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呢?有些人在教师岗位上得过且过,将教学当成一个任务,甚至会对学生肆无忌惮的辱骂责罚,有些人把教师当成一个谋生职业,对任何收入一概不问是否正当,来钱即可。有的人教书几年之后产生倦怠了,整日里重复着“备课、上课、批作业、订正、辅导”之中,感觉在机械的重复做事时,继续工作的唯一支撑点就是为了生活。教师不是一个没有追求的职业,而是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个平台上会有更多更高的人生追求。有的人对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充满了希望,感到很幸福,那是因为他们把关爱学生作为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与学生同喜,与学生同忧,只有为学生爱戴,才能享受那种做教师的快乐。
孩子们的欢笑声伴着晚自习下课的铃声飘进房间里,我幡然醒悟:作为新教师,我们在成长的路途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抉择”,这时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对工作的热情以及我们对学生的关爱将会使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