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长大了
强强是一个较顽皮的小孩,升人大班以后,在用餐的时候仍然会发生些小插曲。一天午餐时,大家都在安静地用餐,突然有人喊:“老师,强强把吐出来的肉扔到我碗里了。”我知道他一定是不爱吃肉,赶忙为旁边的小朋友换了一碗饭。饭后我找到他说:“如果你正在得了感冒,你吐出来的肉就会沾上细菌,那个小朋友就会被传染上感冒的,如果别人这样对你,你愿意吗?”他低着头小声说:“不愿意。”我说:“那你今天的行为做得对吗?”他低头不语。强强虽然调皮,但只要是他喜欢的事情,做起来就会非常认真、投入。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对班上的植物非常感兴趣。只要有机会就去浇水,我想,让他为班级服务也许会成为约束他行为的动力。于是,我问他:“你愿意每天为咱班的小种子浇水吗?”他使劲点头。我说:“如果你能好好对待它们,以后我们班看管小种子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没等我说完,他就兴奋地跑去拿喷壶了。看到他这么愿意为班上做事情,我也很高兴。马上又对他说:“你吃饭的时候要做到和大家一样,吃不了或者不爱吃的,就放到自己的盘子里,不能乱扔,更不能往别人碗里放,你能做到吗?”他想了想说:“我能做到。”三天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第四天用餐时,同桌的孩子告状说:“老师快来看,强强太恶心了!”我走过去,看到他正在用手把鸡蛋黄捏碎,撒满了桌子。我蹲在他身边正要开口,他趴在我的耳边说:“老师,告诉你,我没往别人碗里扔。”我也趴在他的耳边说:“不往别人碗里扔是对的,说明你懂事了,长大了,可是把蛋黄撒一桌子,脏不脏呀?”我又对他说:“你的小种子每天都在看着你吃饭呢,它知道你长大了,也在拼命地长高,是想和你比赛呀,可是你刚才的行为让它生气了,所以今天它不希望你给它浇水了。”他噘着嘴伤心地走了。第二天,我问他,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不让他浇水了?他说:“不应该把鸡蛋黄撒一桌子,不吃的东西应该放盘子里。”我说:“知道错在哪里就要改正,这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小种子等你一天了,快去浇水吧!”他高兴地跑去了。强强进步了,当他还控制不住自己行为的时候,我就会在他耳边说:“你都长大了,让你的小种子看一看,我的小主人最棒啦!”他马上就会意识到应该怎样去做。我常对他说“你长大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渴望长大,渴望长大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自我完善的动力,可以使他有意无意地用“长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强强的精心照料下,小种子越长越高.郁郁葱葱。小朋友们都愿意去观赏.还说:“强强种得真好!我每天也要给种子浇水。”我让大家向强强学习,做事情就要认真、细心、坚持不懈,这样你也会取得成功的。孩子们把敬佩的眼神投向了强强,他真是非常得意,脸上写满了自信。老师的信任、表扬,小朋友的肯定、鼓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强强,同时也约束了他的行为。你要是问他:“强强,你现在吃饭有进步了,小种子长得也特好,这是为什么呢?”他会大声地告诉你:“因为我长大啦!”。
孩子的成长需要空间、需要激励、需要体验、需要挫折,但不能让孩子在否定中长大。所以,老师的职责就是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