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迷恋人的成长6《给予树》反思

作者:江丽华 文章来源:高坪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1-12-22 字体:

  

【反思】《给予树》是一篇有关爱心奉献的故事。课文写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孩金吉娅把原本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小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围绕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抓住文本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如小女孩怎样一直盼望呢?,“当妈妈被金吉娅的行动所感到时,妈妈的心情如何变化?”通过体验告诉孩子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注重读说思结合,加强朗读训练。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交流,加强朗读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朗读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而这种情来自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如在理解金吉娅为什么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时,让学生体会什么都没有到底没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抓住“盼望”“漂亮的礼物”等重点词,通过咀嚼、想象,在情境的创设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读得有滋有味。  

   

三、需改进的地方。  

   

1、课文内容安排较多,时间来不及上,比如后面我还预设了小练笔:小女孩收到信后,会对金吉娅说什么?  

2、由于没有预设好问题,刚开始就以“读了这一自然段,找找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从而打乱了课件。教师应该要有明确问题,想办法回到原来的教案设计中。  

3、本文主要感受的是金吉娅的那颗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而我提及文中不易发现的爱“母子之爱”“手足之爱”,有点多余。  

4、上课中,我的语速过慢,教学环节不够紧凑。  

   

四、感悟。  

课堂是个包罗万象的空间,要不断地摸索、探讨、研究,才会成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