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掌声》教学反思

作者:濮仙球 文章来源:湖山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1-12-14 字体:

《掌声》一课主要叙述了身患残疾而内心又极其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最后她终于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读词、读句到读文的渐进式语文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又契合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如本节课重点指导理解第一次掌声的含义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动作、神态,感受人物的心理等方法。并通过多角度的读,最终感受到了小英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整节课我努力挖掘教材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情怀,发表独立见解,揣摩人物内心,以便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如:我巧妙地运用换位思考,让学生走进文中的角色,假如你就是小英,你会怎样做?你会怎样想?并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但本节课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需改进。即:怎样指导学生读,这一概念还很模糊。  

一节语文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合理的教学设计首先要灵活,要真正地走进文本。过分追求形式的灵活,往往会与知识的掌握相碰撞。教师要本着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备课,课堂上应更多地注重让孩子有收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文本,提高语文能力,还学生一个扎实有效的课堂。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