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温度》教学反思

作者:林剑 文章来源:石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1-12-14 字体:

本节课是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了解生活中正、负数的表示方法。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负数,所以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认读和比较,避免过早地研究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正负数打好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学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结合温度,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我首先提问现在遂昌的天气与之前对比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出天气冷了就是温度降低进入《温度》课堂。接着我出示一张全国某日的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图,让学生充当一个小天气预报员读出各部分城市的天气下面的教学我通过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让学生认读温度。使学生了解既有比0还高的温度,也有比0还低的温度,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负数自然而然引入课堂,这样使学习的难度降低,而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讲解,老师作了如下小结:-2℃中,“-”在这里表示零下的温度,我们一般称它为“负号”,前面带“--”的数称作负数。读作负2摄氏度或零下2摄氏度。学生有种豁然贯通的感觉,写法、读法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接着让学生认识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通过学生的反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温度计上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观察、讨论、判断,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感悟到:“以前学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而我们刚认识的-2℃、-5℃、-20℃等可以表示零下的温度。”  

二、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正负数的大小  

在比较两个温度高低的时候,我让学业生借助温度计、具体情境及与0℃比较等方法比较不同温度,特别是两个零下温度,让学生感受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先分别与0℃比较,看哪一个温度比0℃低得多,哪个温度就低。在学会比较温度的同时,感受正负数的大小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整节课看似波澜不惊,却也缺少一些活跃在“温度的读写”这一环节中,我强调了让学生去读,而没有让学生去写,学生动笔次数不多,大多数时间都是以问答的形式结束。板书的作用没有很好的把握,只写了几个字!这也是我很欠缺的一个方面,过分的依赖课件。以致让我感觉上完课后没有什么东西留下。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身边的事中挖掘数学内涵,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整节课我自己的感觉就是没有让学生起到一个主导地位,都是我牵着学生进行往下走。通过此次实践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努力避免这种现象再出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