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做中 “学数学”
让儿童在做中 “学数学”
从儿童的年龄及其心里特征来看,他们要获得真正的主体性的学习,则其学习活动永远是从问题与兴趣开始,儿童的好动、好奇、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有兴趣的问题,永远是他们真正主动学习的一种动力。我们可以借鉴hands-on并将引入我们的小学数学的教育之中。hands-on的 意思就是动手活动,这一理念是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这套方案的特点是:第一、强调动手实践活动,强调从生活中取材。第二、这一方案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第三、这一方案不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第四、hands-on提倡合作交流。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与同伴进行交流。向教师阐述观点,与其他同学及不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其观点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五、hands-on活动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的,每一个主题都应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
今天数学课堂上我教的内容就是观察物体,摆放正方体。我让孩子们从学具中拿出四个正方体。首先,让他们自己观察一个正方体,同桌说说你的发现。(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孩子们拿着自己手中的正方体仔细观察,记录着。最后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发现了: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有12条棱应该相等的。我问他们怎么观察的,有同学告诉我他们是用尺子测量过了。我顺势和孩子们算了正方体还有8个顶点,24个直角。在他们知道了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开始切入今天的正题,摆放正方体并说从上、下、左、右、后观察到了几个面,是怎样形状的。孩子们手中有四个正方体,我先让他同桌制定好摆放的方案,再说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怎样的形状和几个面。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摆放的形状有很多,而且还都能和同桌说出自己摆放出来的形状,从每个角度能看到几个面,怎样的形状。这堂课的内容在孩子们的自由摆放中完成了,也不需要我再说什么了。从作业本上反馈的信息,这堂课的效果很好。就连那些学困生都能把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独立完成而且全对。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摆放,自己设计方案与同桌互说。这些符合了hands-on的理念。让孩子们在做中学数学,做数学,会事半功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