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做好学生的榜样

作者:周凌燕 文章来源:应村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1-01 字体:
感悟《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同时一个人也会受自己身边人的影响,特别是行为和说话的语气。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教师。所以,教师平时的性情也在潜移默化的传染给学生。从这一点上来说,控制情绪对教师又加深了一层新的含义。千万不能表现出不开心、厌烦、甚至暴躁的情绪;应当快乐、开朗、愉悦地去面对每一名学生。正如西方的一句谚语所描述的那样:“快乐就像一个苹果,当我把它给了你的时候,得到的就是两个苹果。”
我们班在进入课堂之前的5分钟都会读《三字经》和古诗,这时我就会和他们一起读,并且是有感情地、大声地读,让每个孩子都能听到,读完之后,不论孩子们是否真的达到了老师的要求,但我都会以笑脸相迎,并称赞他们,同时也鼓励他们,这样时间一久,孩子们就都会认认真真地去朗读和背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一点。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的学生都是在学习自己的老师,包括一言一行。开学初,教室卫生一直是个难题,每天都有好多学生随地乱扔纸屑,当时我看见了就马上要身边的学生捡起来,但看得出他们是有多少个不愿意。后来进教室我看到地上有纸屑的时候,就自己捡起来,这时学生看到了也就弯腰检查自己周围,有纸屑也就会马上捡起来了。
记得在上“子不学,非的宜,幼不学,老何为?”这一节的时候,让每个小朋友都记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时学生就有疑惑,有些小朋友就会问:“老师要学习吗?”我笑了:“当然要呀,老师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让你们学到更多呀!”听完孩子们一个个脸上都有了灿烂的笑容。
作为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这样对学生才有说服力,学生才能懂得《三字经》中真正的道理,并去实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