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成长 比赛中成熟
一年一度的市职教技能比武已渐渐地接近尾声,回想学前教育类的比武,让我思绪万千。
A、赛前准备时:
初次接到通知,师生比赛内容是两项:才艺表演,设计教案。那才艺表演到底是哪块内容呢?是唱歌、是跳舞、是小品、是乐器、还是体育竞技?我们几位老师就开始琢磨。教案设计呢?准是幼儿园的教材吧?还是职高的内容呢?借书的借书,辅导学生的辅导学生,我们一下子就忙乎开了……
我到县实验小学借来了小号,想着“一鸣惊人”;蓝美英老师重新摆好演奏古筝的“架式”;刘靓老师还是演她的哑剧“老婆婆穿针”吧。学生呢,当然分工不同,一个弹琴、 一个画画、一个书法,我们想尽最完美的去考虑。
偶尔在空闲之时,我们也聊:如果我是45周岁了,那真好!就不用去参赛了;如果不开设幼儿教育这个专业,我们就不用去“献丑”了;说什么呢?你们现在是堂堂正正地专业课教师呀,地位高呀……不管是怎么聊的,还是发牢骚的,我们说归说,做归做,一切都是正在准备状态。
半个月之后,我们第二次接到了通知,学生不用参加,我们就准备自己的。有声乐、舞蹈、键盘、演讲、绘画五个项目,自我选择一项参赛。我选择了声乐项目,想想自己多年没有参加这类比赛了,总不能又唱什么老歌吧,一个想法,得找首新歌学学,几天的网络查找就殷秀梅刚演唱的《祖国不会忘记》好了;刘靓老师呢,嗓子亮丽,又有表演天份,还是选自民歌类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地天》最适合了;蓝美英老师选择了键盘类比赛,这半个月时间,要拿下六首作品可真不容易!还是她说得好:这半个月时间,是自己键盘进步最大、最快的时候。
B、比赛进行时:
我们一到丽水,才报到心里就犯傻了:就原母校的松阳师范居然有19位教师参赛,光声乐就有9位老师参赛。他们可是我们原来一些留校同学和老师,如果说他们是专业组参赛的,那我们业余组也没资格,绝对是不同层次上的……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自我安慰:高手们奖不拿去,是不好意思的,兴许我们的参赛,给他们也是一种很好的压力。40%的选手是没奖的,我不落在倒数第一的份上,也算是进步了。安慰归安慰吧,心里的那根弦始终都是紧紧绷着的。
键盘比赛8:30开始,蓝美英老师一夜几乎没睡,早上7:00就到了幼儿园,趁小朋友还没到校,开始练琴暖手了;声乐比赛是下午,想想早上好好睡睡,可一点儿也睡不着,我和刘靓老师就商议“大事”:不管结果如何,我们态度一定是最端正的。我们到丽水街上,租来了漂亮的礼服,让影楼的化妆师为我俩化妆,期待在台上有精彩的一刻。
选手一个接一个在比,在门口等待的时间是多么的漫长!终于轮到我“五号”了,大家都给我加油。豁出去了,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嘛?我从容地走上舞台,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比赛。刘靓老师表现也不赖,一身大红的旗袍加上亮丽的歌喉,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C、赛后思考时:
比赛已经结束了,结果可能也是不容乐观的,但这个过程我觉得有收获。我也越来越喜欢我演唱的这首歌《祖国不会忘记》里的歌词:在茫茫的人海里,在攀登的队伍中,我是哪一个?不渴望你会认识我,不渴望你会报答我,我会把我的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我会把我的光辉融进祖国的心中。
另外:参加此次比赛,特别感谢妙高幼儿园的园长钟晓芳,为我们参赛借给我们幼儿园用书五本;县实验小学,借我乐器“小号”来练习,还有学校祝庆宏老师,他为我特意刻录了小号演奏的伴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