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朝圣之旅的收获

作者:华玮 文章来源:王村口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4-21 字体:
4月8日,我们一行17人行车8小时来到陶研的圣地----陶行知先生曾经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南京小庄,参加2010年全国第二期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与研究研修论坛。虽然是经过短短的四天的研修学习,但是对于初次到南京的我来说这是一次朝圣之旅,收获之旅、提高之旅,
收获一:再次深层感受陶行知思想与人格魅力。听陶行知,说陶行知,写陶行知,以前我更多地是从著作资料中遥遥的感知体悟,而今置身陶行知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晓庄,瞻仰陶墓,走进陶馆,溯着先哲的足迹探索追寻,这位中国近代史上杰出教育思想家的思想与人格的魅力更加清晰起来,浓烈起来。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精神内涵十分明确,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躬亲农作,坚信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的“书呆子”,在我们此次培训的十月军校栖霞行知文化园里的犁宫、书呆子莫来馆、食力厅等更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实践的风貌。他的“手脑并用”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给与我的教学深刻的启示。瞻仰了陶行知之墓,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仿佛看到了他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如何用教育唤醒民众的心灵,如何辗转奔走地为国忧民,再次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钦佩之情。
收获二:感受浓郁的陶研文化氛围,感动热情的播陶团队。专题讲座,拓展活动,课上课下都是一些多年践行陶行知思想的体验与思考,精炼的语言、澎湃的激情,特别是陶研领路人汤翠英教授三十年如一日为学陶师奔走,虽然年近七十多高龄了,思路依然清晰严密,精力依然充沛,让人感慨她的精神与活力。在陶研文化的交流与分享中,泗阳行知小学李明旭校长的报告内容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很有借鉴意义,他学陶并践于行,他所创办的“农耕文化园”贯穿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实践中。
行知思想博大精深,给后人无限启迪,我会继续研读他的名篇,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以致用。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