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据我了解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进行一定的辨别。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出示这四个平面图形,让学生一起来认一认,接着,我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然后,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尝试从立体图形中找到平面图形并且把它画下来,从中又对“封闭”这一词语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使学生对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最后通过提问“在生活中,你能找到和今天所学的相类似的物体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其他老师的指导以及结合自身的教学感受,我觉得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学生活动虽有,但落实不到位。因此一节课下来,我 觉得学生对“面从体来”的感受还不是那么的深。
2、数学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精炼。其实有的问题只要短 短的几个字就可以,而我却用了一连串的语句,这样不仅让自己提问的时候感觉到拗口,而且也让学生听得稀里糊涂,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对于课堂生成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引导。例如:在学 生说到“课桌是长方形时”,我应该让学生仔细地去观察一下自己的课桌,引导学生说出“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然后再让学生去摸一摸,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而不是简单地判断“是”还是“不是”。
以上说的这三点,是我在上完《认识图形》这一课时的切身感受,这些不足,我想作为新老师的我,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努力克服,尽量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