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九六)——我的人生从45岁开始(三)
支教随笔(九六)——我的人生从45岁开始(三)
六、 心怀感恩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源自人对生活的真正热爱。感恩之心足以稀释你心中的狭隘和蛮横,更能赐予人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心存感恩,你就不会再有抱怨,因为,世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为改变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
真正的感恩是人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绝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伪装的虚情假意,它甚至不需任何报酬,不图任何回报。
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长久。敬业爱岗,这就是对工作、对社会,对国家的最好感恩。一个人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首先应该学会感恩,不懂感恩就等于遗弃了无数幸运。心怀感恩投入工作的人,是最容易得到成功机会的人。事实证明:对工作越是感恩,就越是容易得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与领导与同事的青睐,就越是容易得到成功的机会。
在云峰支教,每天都感到快乐幸福,也让我懂得了感恩。请欣赏我的《支教随笔(七十)——让我怎样感谢你》
如果说记忆是一笔财富,那么,那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则是这笔财富闪着不同光泽的内容。在如昨的往事中,重要的并不在于得到过或失去过,重要的在于经历过……
因为哭过,笑才灿烂;因为爱过,回忆才斑斓。
如果说心像湖水,那么夏也是景致,冬也是景致。
但不论表面上是碧波荡漾还是如镜寒彻,那湖的深处都不曾结冰。
——题记
题记的这一段话源自我几年前读到的一本现代散文选,因为觉得写得美,所以把它背诵默写多遍,牢记在心。今天忽然重温,是因为我想起 二月一日 那一天的情景。
那天我结束了半年的支教生活,准备回家。海盐教育局人事科的黄科长亲自来接我们,他叫我把行李带到妙高小学。上午十点,云峰中心学校的朱校长拿出两个红包,说,一个给我,另一个给我儿子压岁。我很感动,一时不知如何道谢。他又让他老丈人给我装了两大壶红粬米酒,整整二十斤啊!之后,朱校长亲自开车送我去妙高小学。
十一点半左右,黄科的车到了妙高小学,朱校长与妙高小学的领导忙着往车上装遂昌的特产,什么黄米粿、烤红薯、冬笋、山茶油啊,我看得眼花了,更看得激动了,我说:我们在这里没做什么,你们干吗这么客气,给了我们这么多?
妙高小学的那位女副校长笑着说: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支援我们,很辛苦,这些只能表表我们的一点心意。
两所学校已经送了我们很多很多的东西,当我们去遂昌一家酒店喝酒时,遂昌教育局又拿来一些土特产,塞进我们的车里。
在回来的路上,黄科很感慨地说:遂昌人就是好客,就是热情。你们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到。
是的,在云峰的每一天,我都能真切地感受。
当我双休日不回家在社后大酒店吃饭,看到一桌丰盛的佳肴和面前一碗红红的米酒时,我感受到了朱校长一家人的热情;
当我给云峰中心学校几个年级上完作文课后,那几位语 文 老师一个劲地道谢还送上米酒冬笋等土特产时,我感受到 山区 老师的热情;
当我走进云峰学校校园,看到不同年级的学生微笑说“顾老师好”时,我感受到山区孩子的热情。
我又自然地想到了诗人汪国真的《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今天晚上,我与朱校长的丈人、丈母一起吃饭(朱校长有事不在家)。朱校长的丈母说:“ 顾 老师,半年过去了,很快。再熬四个月,你就完成任务,不用这么辛苦地来回了。”
我笑着说:“在这里过日子不是熬,是享受,真的。这里的景色好,这里的人好,这里的工作压力小,所以在这里是享受。这次回去,称一下体重,达到一百四十二斤,这半年长了五六斤肉。上个学期,收获挺多,我写了六十八篇支教随笔,海盐的不少领导、老师看了都很感兴趣,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荣誉——2009年海盐教师博客年度人物。”
朱校长的丈母是云峰中心学校的退休老师,她听了我的这一番话,很动情地说:“你在这里感到快乐就好。难得有机会出来,感觉一下外面的世界,过跟以前不一样的生活,你的人生经历就丰富了。”
是的,在人生里,工作也罢,生活也好,不管到什么地方,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的心态放好,要随遇而安,要懂得去品味生活,要让自己快乐起来。
又想起了高僧弘一法师的故事。弘一法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结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说明弘一法师的道风,夏丏尊因为和弘一法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法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法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爱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生命中,有许多时候,你是不由自主,没有选择的余地,那么最好的态度便是:既来之,则安之。生活给你什么,那就品味什么吧!当你真能品味出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那你心中自然会产生感恩之情,感恩周围的人,感恩生活,感恩所有值得感恩的东西。
七、 游心于艺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三尺讲台上的表演者,他们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修养、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才艺展示着教师的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作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演说家”“半个剧作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如果我们真能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了。
新时代的教师,通过展示自己多面的形象,让学生重新认识,也未尝不好。你想让学生靠近你吗?你不妨在适当的场合,大胆地“秀”上一把,相信你的才艺展示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的。
我喜欢书法,二十五年坚持不懈地练字,在学校辅导的学生获得全国性省市级书法赛的奖项。自己的作品也经常在县市级展览中展出。
因为字写得好,遂昌的学生与老师对我特别有好感。每次公开课,我都会听到下面学生对我的字的轻声赞叹。我的粉笔字也曾受到遂昌教研室雷主任的褒奖。
下面是我的《支教随笔(六十六)——情牵两地,福送百家》中的几个篇段:
2010年的元旦前夕,我过得特别上瘾,因为我在一个中午写了一百三十多张贺卡,向一百三十多个人,表达了我的谢意,我的希望,我的祝福。
我喜爱书法,坚持二十多年写毛笔字。来遂昌支教,每天晚饭后,在办公室里挥毫临帖。上周五,一位老师问我能否给她写一两幅对联。我欣然答应。英雄有了用武之时,何乐而不为?去与学校挂钩的文化用品小店里领来十张红纸,全部裁成对联格式,才写两对,引来办公室所有老师的喝彩,于是纷纷预订,且要写成 两米 多长的对联,哪有 两米 多长的红纸,只有拼接。于是,又去领来二十张红纸,双休日分几次在办公室书写。因为办公室空间不大,地上桌上摆不了几幅对联,等墨迹干了,收起后,再展纸书写。三十张红纸,由裁纸拼接,到书写,到晾干收起,一数有二十幅长联。等到周一早晨,办公室里的八位老师都问我要对联。很快,二十幅对联被瓜分了,还不够,说是给娘家要送一对,给婆家也送一对,于是,又是预订。第一节课后是早操,早操之后,别的办 公室有 老师过来,夸我的字写得好,也请我写对联。来者不拒,自然是一发而不可收。我下狠心领来六十张大红纸,连续两个晚上在教室里写,从吃过晚饭的五点直写到九点多,写了近百幅对联。虽然写得两眼昏花,手臂酸麻,但是看着老师们领走对联时的满意笑容,听着他们一声声真诚谢意,我心里也是快乐无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能够给予,就是快乐。
在海盐,每年到这个时候,在武原镇宣传部或是县文联的组织下,我都会去一些乡镇写对联送祝福。今年,在遂昌云峰支教,也写对联送祝福,写得比以前都要多,都要上瘾,都要快乐。
贺卡寄海盐,对联留云峰。真情牵两地,祝福送百家。
八、 善于交往
有人说:善于思考并理论与自我实践结合的教师是好教师;善于表达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善于交流的教师是高明的教师。
一个人不懂的交往,必然不会推动人际关系的力量,成大事者善于靠借力去营造成功的局势,从而能把一件件难以办成的事办成,实现自己人生的规划。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交往不是相互通通话,它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交往双方之间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和友谊。结交朋友,建立社交圈,寻求前辈的指导,争取同级的支持,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基本的职业技巧。
交往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感动。每个人在生活中需要感动,需要被感动,需要心灵的互动。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唯有心灵的互动,才能创造美,创造奇迹。
记得遂昌教研室的雷清主任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顾 老师,你到遂昌来支教,最重要的事情是交几个好朋友。”
在遂昌我已有一些朋友,我最要好的也是最尊崇的朋友是云峰中心学校的 朱溯 君校长,我与他年纪相仿,都是六零后的,我们两人有很多共同点:他爱书法,我也爱书法;他爱读书,我也爱读书;他爱清静,我也爱清静;他率真,我也率真。我不回家的双休日,只要朱校长有空,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家常谈工作切磋书法。我有时想,假如我不练二十多年的书法,不喜欢读书,我是不会与朱校长走得那么近,交往这么深。我想起鲁迅题赠矍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想,2009年到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支教,与 朱溯 君校长相遇,也许命运对我照顾吧。
下面是我的《支教随笔(四)——说说遂昌云峰中心学校的朱校长》,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的知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来遂昌云峰中心学校支教已有四天,朱校长给我的印象是朴实、随和、热情、有较深的文化底蕴。
昨晚七点,他打电话过来,约我去他家坐坐。他家就在我住的酒店隔壁,一进去,就是很宽敞的客厅,约有五六十平方,中间摆着很大的沙发,茶几上放着文学《名作欣赏》和书法方面的书刊。他那个长得水淋淋的女儿还在读幼儿园,但已经在他的督促下伏在茶几上练习写铅笔字,要写一张A4纸,差不多百来个字。我刚进去时,板着脸,嘴里嘟嘟囔囔的,好像很不情愿的样子。我看她写得方正有力,比我教的二年级学生强多了,我大大地表扬了一番。她的脸即刻阴转晴了。朱校长说,他们家族都生男孩,只有他养了女儿,所以大家对她都很宠,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
闲聊中了解到朱校长88年师范毕业,比我低了三届。他先前很懒散,率性而为,当校长也只是近两三年时间。谈了一会儿,他把我领进了书房,书房的东西两面墙立着两个很大的书橱,陈列着各类书籍,我问他藏书有多少。他说大概三千册。书房中间摆着特大的写字台,铺着毡毯,一角放着一个大砚台,旁边架着几支毛笔,写字台左侧堆着他的习作。他让动笔写几个字。我说平时喜欢临帖,很少写作品。他说没关系,要我自己挑选一本字帖写一写。我从他放在地上的一堆字帖中选了王羲之的一个书札,临写了四五行,请他指点。他说曾经去中国美院听专 家 教授讲书法,看似平常的起笔,其实蕴藏着很复杂的技巧,一般写字人不懂得,所以很难写出名堂来。接着他照着王羲之的书札写了几行。写得比我沉着大气。然后,他拿出全浙书法大展的作品集,给我看他获奖的那幅作品,确实写得很有特色,作品中揉进了魏碑、汉隶与行书,稳重又不失灵动。
聊到九点半,与他告辞,他很客气地从三楼送下来,说双休日可以带我去遂昌的几个景点去看看。
中午,我上网搜索到朱校长的一些信息,他是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丽水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在第五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作品大赛中荣获中小学教师毛笔组一等奖,多次参加全浙书法展,有五次获全国专业书法赛的大奖,文章《你一定要读〈清贫思想〉》获第二届《教师周刊》读书征文二等奖。
今天下午,学校考虑到五百多住宿学生要乘车回家,便在两点半就放了学。我乘公交车去遂昌城里的妙高小学去看看与我一起来支教的顾亚伟。五点多一点接到朱校长电话,要我去他家吃饭。我与亚伟聊了几句,约好明天一起活动,便乘车回云峰,六点四十分下车走进酒店,校长夫人就大声招呼我过去。我进去,看到了满满的一桌菜,碗里的酒也倒得满满的,瞬时,心中的幸福之感也是满满的。
支教生活是苦的,不能与家人在一起,吃住不太习惯,生活中的许多事得自理,但朱校长在尽量地照顾我,使我有宾至如归之感,我将安心工作,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以上是我支教近一年的感受,也是我认为一个教师专业成长应该具备的几个因素。
在遂昌云峰中心学校支教一年,我忙活着,我也享受着“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的快乐;支教一年,我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我看到了自身的潜能;支教一年,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的人生从45岁开始;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我人生目标就在不远的前方;我真真切切地感悟到:只有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来不断前行,才是对学生的负责,对家长的负责,对学校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家庭的负责。亲爱的老师们,我们的职业绝对不同于其他行业,让我们调整好心态,确定好目标,一起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