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八十九)——故事育心最动人
昨天晚上,云峰中心学校请来了遂昌县实验小学的副校长鲍宗武给教师们作讲座。鲍校长是丽水市的名师,获得过多项省级荣誉称号,发表过许多文章,这次他申报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的评选。
鲍校长作的讲座主题是《教师的灵性成长与优雅生存》,因为他博览群书,所以讲座中引经据典,内涵丰富深刻,无疑使我与云峰的教师受到了很大的收益。
印象最深的是,鲍校长引述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的两句话: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们心灵的通道将会被永远堵死。做孩子的朋友,永葆童心,世界在我们面前将永远是灿烂的阳光。
这两话使我想起了云峰学校昨天早晨的升旗仪式,在仪式上,值周老师钟坚芬给学生讲的故事《感恩的心》。讲这个故事,是因为三月份云峰学校的教育主题是“感恩你我,真情成长”。
《感恩的心》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钟老师在讲的时候,体育老师廖晓军给她配上一支忧郁缠绵的乐曲,整个操场上,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一千二百多名学生都肃立着,静静地听着,纪律出奇的好。就是站在学生队伍后面的 那些老师们也没有人聊天,也在用心地听着。
升旗仪式结束,许多老师都在议论《感恩的心》这个故事,都在议论今天的升旗仪式为什么效果那么好。最后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故事的作用。
我曾经阅读王崧舟编著的《99个成功育心的经典故事》,在书的序言里,王崧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真正成功的人生,一定是从“心”开始的。顺理成章,真正成功的教育,也一定是从“育心”开始的。……育心,育成功心态,不仅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民族振兴、国家崛起对基础教育的价值导向,更是每一位孩子在生命成长和心灵发育历程中的精神支点。基于这样一种价值观和育人观,我们一直试图探寻和建构一种真正贴近学生心态成长的育心方式。无疑,故事育心是我们的首选方式。这不仅是因为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还因为故事本身总是悄然遮蔽教育意图和目的,一种无为的、润物式的育心方式才是理想的选择。
但愿我们每一位老师记住苏霍姆林斯基与王崧舟的话,经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去引导教育我们的学生,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
附《感恩的心》: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
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攥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雨一直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那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一定会好好的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唱”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唱”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