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忆朵的眼睛(二十):幸福的体验

作者:叶少英 文章来源:实验幼儿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3-09 字体:

现在的教师培训讲座大多是请教育专家作报告,理论方面的口号多,实践方面的分析少,底下的教师很难专注地听讲。可近日有幸参加了遂昌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活动,会上三位教育专家精彩地演讲让到会的教师听得入了神,一次次发出了会心地微笑。身为幼儿园班主任的我听了讲座倍受启发。我觉得有三点最值得我去思考、学习:  

一.要多学、勤学,做一个有思想、有底气的教师  

会上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句优美的话:“教师是一辆卡车,在学生心灵的草地驶过,只有自己装满德、才的分量,才能留下永恒教育的痕迹。”是啊,教师教书育人的底气来自于自己的德和才,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教师,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是具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亲和力的。要具备充满文化内涵的底气就要多学习。我想学习的途径有许多种,但最简便地莫过于从读书开始。作为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要经常读大师经典作品,加强自身底蕴,提高自身修养。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坚持写反思笔记,经常翻看,使自己受到激励和启迪。  

二.多肯定、鼓励,做一个有信心、有品位的教师  

自信心是人们待人接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自信,就连最简单的事情也办不成。一位有作为的教师,首先得做一个热情、阳光、自信的老师,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认真教学,热爱每位幼儿,力求做一个自信、善良、有品位的老师。  

对待幼儿应该多肯定、多鼓励,从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果一位幼儿缺乏自信心,那么他能做的事情不会做,该做的事做不了,形成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对他的未来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在平常的教育活动中时刻注意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如:在平时教学中,以肯定和鼓励的原则来评价幼儿,不随意批评幼儿,以免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还有,良好的自理能力是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前提。不要怕孩子吃苦,也不要怕他们做不好,凡是应该由孩子自己做而且也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我们可以引导帮助,但不能包办代替,随着自理能力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与日俱增。  

三.要启智、育德,做一个有素质、有智慧的教师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父母长辈的宠爱容易让他们养成任性、骄傲、自私、懦弱、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这样对他们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同时也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我觉得在幼儿园应注重对幼儿德育的培养,要不失时机的对幼儿启智,让幼儿懂得关怀,懂得感谢,懂得自立,懂得付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强调规则意识的培养,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轮流活动要自觉排队等候,用过的东西要整理归位…等,应将培养这些既方便他人又方便自己的文明行为习惯融入日常活动中,使这些规则成为幼儿行动的指南。  

教师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不仅是幼儿智慧的启蒙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处于第一偶像崇拜期的幼儿,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当你默默捡起地上的一张小纸片时,孩子们就会自觉清理地上的垃圾;当你经常向给予自己帮助的人表达谢意时,孩子们就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当一个文明的人,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做好学生的表率,这样才会有足够的教育底气,成为一位有智慧的教师。  

   

我们能改变我们自己,也能改变幼儿园的形象。让我们做一个细心的、善于观察的教师,做一个耐心听取幼儿说话的教师,做一个有着不泯童心的教师,诚信自律、热爱生活、工作中不断创新……那样,我们就能给幼儿带去知识,带去快乐,就能给他们带去关于美好童年的幸福体验。或许若干年后,当我们头发花白时,曾经的幼儿园学生还会惦记着我们,每年都会给我们一个深深的祝福……那时,我们得到的,未尝不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