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支教随笔(七十九)——读之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作者:海盐支教者顾富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3-12 字体:
支教随笔(七十九)——读之背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写下这个古怪的题目,是因为我给二(3)班的学生上完《笋芽儿》后,突然想到《诗·大序》的那一段话:“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整整一节课,四十七个学生,没有一个开小差的,都非常轻松非常快乐地完成《笋芽儿》全文的背诵。走进办公室,我忘情地向一二年级的老师们叙述我的教学方法,还不时辅以动作表演。 那些 老师都被我逗乐了,两位二年级老师连声赞叹:“好!好!我们也去这样教!”  

我是怎样引导学生轻松快乐地去背诵课文的呢?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嘴巴读起来,脑子想起来,手脚动起来,全方位、多感官地接触文本,使文本语言如水一般自然地从学生口中流淌出来。  

如第一节: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我对学生说,这一节主要讲春雨姑娘,所以要扮演春雨姑娘,把课文读好。  

“沙沙沙,沙沙沙。”那是春雨声,我让学生站起来,两手手指张开,手臂抬起来,然后把手往下放,嘴里轻声地读:“沙沙沙。”再把手往下放,再轻声地读:“沙沙沙。”  

“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我让学生在桌子上模仿弹琴的动作。  

“沉睡的笋芽儿”,两手合拢放在脸颊一侧,那就是睡觉的样子。  

“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两手像海底捞月一般,低声温柔地呼唤。  

第二节讲笋芽儿,我让学生做揉眼睛,伸懒腰,东张西望,撒娇的样子。  

第三节讲雷公公,我让学生敲课桌发出轰隆隆的响声。  

像这样一节一节地来,先是读一遍,有个印象,然后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边试背,一边做动作表演,到第三遍,所有学生就能轻松自如地边表演边背诵了。  

低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会持久,如果你的课堂不是轻松愉悦的,不是带有游戏性质的,或是不具有情境的,那么他们过不了多久就会东倒西歪,甚至七嘴八舌,而对于老师的大呼小叫肯定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所以低年级老师必须学会“激趣”,变枯燥为生动,去迎合孩子的“口味”,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贴近儿童生活,富有活力,有童话,有寓言,有故事,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贴近儿童的年龄特征,在读课文背课文的时候,让孩子们嗟叹之,咏歌之,甚而至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如此,孩子们就会体会到古人所说的“至乐莫如读书”,他们还会开小差,做小动作,讲废话吗?  

支教,担任二年级的语 文 老师,教了一个学期,才稍感入门,剩下的三个多月,要不断摸索,争取成为一个合格的低年级语 文 老师,这是我的目标。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