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谈低年级数学课中的读题教学

作者:华秦珠 文章来源:焦滩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1-06 字体:

低年级数学读题教学往往不被重视。其实,在数学课中读题教学举足轻重。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很有必要。
一、 指导学生读题方法  

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不多,独立读题有困难,要由教师范读或领读,或把生字注音,或放大在黑板上,在教师的帮助下读题。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重要数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另一方面,在弄清题意后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题意,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要求不宜过高,如教学例题:“图书馆一共有60本书,我们借走了35本,还剩多少本?”先让每个学生读题,找出题中告诉哪些条件,要求什么?条件和问题存在怎样的联系,学生对题意理解较好,做起来轻松正确。又例如“我们摘了34个梨,摘的苹果比梨多6个,摘的橘子比梨少6个,苹果和橘子各摘了多少个?”这题文字较多,生字“橘”要注音,学生才能认识,另外,要指导学生读题时注意语序,通过反复读题理解题意。
二、 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在以往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对题目只粗略地看看,然后想当然地做起来,答案自然不正确。所以,我要求学生做到解题要首先读题,学会读题。读“题”百遍,其义自现。读题先从一句话题目开始,由易到难,逐步发展到较复杂的题目;其次,读题后,让学生找出题目结构的规律;再次,学会读题方法,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三、 注重读题方式的变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把学生动眼观察、动口朗读与动脑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读题能力。学生读题方式也不尽相同,如让学生分角色、开火车读题。如:“我(黄松鼠)摘了22个松果,我(花松鼠)摘了31个松果,我(灰松鼠)比花松鼠少摘13个松果。(1)灰松鼠摘了多少个?(2)黄松鼠比花松鼠少摘多少个?”这题文字较多,我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读题,读题后,教师让学生理解“多”和“少”的意思,再加上引导与点拨,学生很快解答出来了,解题效率也大大提高。  

总之,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学生要掌握正确的读题方法。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读题训练,不可一蹴而就,要把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