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朵的眼睛(十一):把阅读主导权“让”给孩子
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新生事物,比如:早期阅读。面对这样的新生事物,我们往往照葫芦画瓢——参考书上怎么写,我们就怎么做。孩子的进步也是微乎其微。有的时候我在活动中有所创新了,可孩子似乎并不感兴趣,并不配合我好好进行活动。经过观察我发现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所在。
其一: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到的图书,大部分都以彩图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但孩子在家看的书虽然也有彩图,但书本上也有不少的文字。
其二:孩子在幼儿园时所进行的阅读行为时,孩子始终都是占主导地位的。我们都是让孩子自己看图,通过看来体会角色的情绪、语言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老师只是在一旁协助。在家看书时主要以听为主,家长成了活动的执行者。有的时候家长只是按照书本上的文字,不添加任何感情色彩地“读”,而没有让孩子参与到“阅”中来。或者家长边指着书上的字,边让孩子看着、听着。
如何让幼儿学会自主阅读?就象我在前面提到的: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方法不一样,会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只靠老师在园指导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就通过网络购买了许多极少有文字解说的绘本,在将绘本轮流给班里孩子借阅的同时多利用时间带领孩子一起阅读,并利用晨间接待、离园时间和班上的部分家长交流。建议家长在阅读过程中扮演陪读的角色,让孩子来主导阅读,多给孩子开口说的机会。家长只要在孩子看书时陪在旁边,给孩子适当的提示就好。
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孩子经常会将书上的内容用到现实当中来:当有孩子把自己的小椅子弄得‘咯吱’响的时候,小朋友模仿妈妈生气的样子说“大卫,不可以!”(来自《大卫,不可以!》)。有小朋友吵着要吃糖时,小朋友会说“明年,我真的不想再见到他!”(来自《鄂鱼怕怕牙医怕怕》)……有时候看到孩子学说绘本上的语句时的神情,还真以为他们忽然长大了呢!
让孩子主导自己的阅读吧!我们小班的孩子并不认识很多的文字,但绘本上精美的图画往往会将孩子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让孩子在看图的同时体会角色的情绪、语言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在感受画面美感的同时获得满足感、愉悦感和认同感。孩子通过自己阅读得出的东西,会让孩子真的很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