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
今天读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的第三章“育人之道”,其中一篇文章“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这句话是李老师选自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 “抬起头来”意味着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仍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就会产生诸多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达到、我会干的很好……让学生都拥有这样的心态,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好办法。
李老师谈到今天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的内涵,即“希望教育”、“个性教育”和“成功教育”,培养的不一定都是种种的“家”,但无论今后成为赫赫有名的人还是默默无闻的人,他们都将是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人!
而今天,在中国,素质教育的理念真的深入人心了吗?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真的落实了吗?家长对孩子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某些学校对升学率的唯一追求,都使我们的孩子,刚刚踏入学校的大门,就被套上应试的枷锁,成为分数的奴隶,这无疑是对学生的戕害!严重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那么,作为教师,能不能抛弃个人的功利思想,多去关心那些暂时滞后或掉队的学生,给他们以自信,给他们平等的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这是一线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因为这是真正的育人之道。
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的人格。不能因为成绩差就排挤或打击孩子,老师的冷言冷语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有个同学,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曾对他说过这样的话:“你都能考上大学?哼``````”老师说这番话的时候,也许是出于恨铁不成钢,也许是无心之失,然而这句话却深深刺痛了我同学的幼小心灵。虽然这让我的同学发奋读书,最后也成了一位老师,起到了“激将法”的作用,但是也许这一生,他都无法抹去这位老师给他造成的伤痛。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教师要怀揣一颗爱心,关注学生的心灵,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班有一学生,脑子反映慢,学习成绩极差。在班里,他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响声都会惊扰别人。我私下找他谈心,他悄悄的对我说:“吴老师,我学习不好,同学们瞧不起我,他们常常欺侮我。”我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从此,我就特别关注这个孩子。下了课,我有意识的叫他帮我往办公室里送送书或本子。每次他都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挺者胸膛,昂着头,愉快的完成老师教给他的任务。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爱劳动。每天他总是悄悄地帮我把桌子整理的干干净净,默默地为同学们擦课桌,悄悄地把教室里的垃圾到掉。我在班里多次表扬了他,他显得特别的高兴,开始和同学们交往了。再以后,他的学学习进步很快。看着现在的他,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满足。是啊,正是我的赏识,使一个默默无闻的孩子走向进步。做老师的,还有什么比看到学生进步更快乐的?
李老师说:“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我想说,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每一位老师都要重点关注的目标!成功是一道多解的方程,每个孩子都是一方灿烂的天空,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差”的标签,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尊重孩子, 孩子,我们的学生都会抬起头来走路,那么,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是可塑之才,我们的学校就会处处是希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