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由温总理听课发现教材错误说起

作者:周祥其 文章来源:遂昌中学校办公室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11-17 字体:

9月6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第35中学听课时,指出了地理教材中对大陆地区的划分不清楚,甚至有错误,缺乏自然的或行政的依据。试想,一个人人都能认知和分辨清楚的“陕西、甘肃是否属于华北地区”的常识问题,竟然连续十余年无人提出和置疑,既是教材编撰的尴尬和遗憾,更是教育本身的尴尬和遗憾。倘若不是地质学出身的总理“亲自出马”,直接发现地理教材错误并直接指出,说不定当地中学在教授学生地理课时,还将继续沿用错误的教材,教师们还将懵懵懂懂地继续教下去,众多中学生也将不求甚解地继续学下去,进而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但认真想一想这件偶然之间发生的事,偶然之间却一定有必然。说白了,就是旧观念、旧思维的影响,在“考试考课本”的惯性思维下,我们的教师仍做“教书匠”,不做“教书将”,对教材上的内容不想去思考,更不想去质疑,一些教师整天摇头晃脑地教学生读书,书上怎么写的就怎么教,从头至尾照本宣科,而没有在研究精神指引下将教材内容进行仔细地钻研和琢磨,更多的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或潜意识认为编写教材的专家水平总比我们教师的水平要高,认为教材就是权威,权威就一定正确,“本本”是不容置疑的,不敢对教材提出置疑。这种现状的存在,一方面会扼杀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极易纵容错误长期存在,将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中国教育创新又何从谈起。
笛卡尔、马克思等先哲们曾教育我们,“没有怀疑精神就没有现代科学”。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惟真求实,追求真理是读书、做学问的基本原则,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而敢于质疑,敢于发出不同声音正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如果连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勇气都没有,就不配为人师表,也不配成为学生的领路人。我们的教师应该做到不唯上,反对教条主义;不唯书,反对本本主义;只唯实,坚持实事求是。作为教师不能将教材奉为“圣经”,对教材上的知识不折不扣,“全盘接受”不能越雷池半步。而用怀疑的态度去读书,对书上的知识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某个结论不轻易认同,更不能随声附和。要勇于向教材挑战,对教材上的每一句话都敢怀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向教材“说不是”。这真是我们的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更应当用启发、思考、探讨、质疑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目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