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聆听他人的智慧

作者:蓝钗琴 文章来源:金岸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11-11 字体:
走进他人的课堂,聆听同仁的智慧,这是一种充满学术味的精神旅游;是教师吸纳别人长处的聪明举措;也是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听课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充满学术味的精神旅游。但是,大多数教师的听课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重外轻内。在听课中,有些教师对与校内听课不当一回事,总是想外出听课,尤其是到重点学校听课。这种做法忽略了挖掘本校教学资源而且劳师远行,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误区二:重优轻劣。对优秀教师的课倍加青睐,欣然前往,而对教学方面表现不出色的教师的公开课却借故回避。
误区三:重听轻察。虽说是“听课”,却不能光“听”,须让多种感官协调行动。要注意课堂上的细心观察,观察教师的教学仪态,观察教师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艺术,观察学生的注意状态和学习情绪以及课堂的整体氛围。
误区四:重听轻评。听完课后,不少教师因害怕评课“得罪”授课教师,总是以夸奖之辞和一些笼统含糊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听课不仅没有尊重授课教师的劳动成果,而且失去了与同行相互取长补短的良机。
作为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听课呢?读了李明高老师的《教师如何听课更有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欣赏授课者的处理教材艺术;欣赏授课者的课堂驾驭艺术;欣赏授课者的语言表达艺术。
2、带着平和的心态去听课。不用挑剔的眼光去吹毛求疵‘也不要因为上课老师资历高、名气大而全盘照抄。
3、带着思考的脑袋去听课。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对教师的成功、不足或错误,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这节课是否反映了教师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
4、带着研究的眼光去听课。①课后要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上;②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老师的教法是否吸引我,是否激发我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欲望;③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如何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三维目标”怎样自然、和谐融入教学环节之中,怎样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
5、认真记录并整理听课笔记。
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听课记录只是采用“流水帐”的形式,把上课教师的大致教学过程记录下来了,缺乏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缺乏对课堂教学情境的观察,缺乏对学生独特体验和精彩表现的陈述,也缺乏对课堂问题的评价和反思。因此,教师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根据听课的类型,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有些记录则要突出某一个方面。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以免遗忘。一段时间后,对听课记录要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等。
总之,读了这一文章后,对于采取有效的听课方式颇有同感.。我不仅知道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听课行为,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让自己更进步。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