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醒”代替“批评”
“提醒”是中国文化里面很有韵味的一个词,人们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做生命的珍贵礼物加以接受,友情提醒我们要强调,应该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批评,可以这样来表达我们的批评,比如说,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或者说太好了,还可以更好,用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去表达你的批评,往往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批评的时候讲究一点幽默更好。其实孩子不怕训斥,惩罚,怕的是感动幽默,学会分担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况下,孩子犯错误,考分低了,考低分了,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真诚地安慰孩子,为他们分担痛苦,不能在伤口上洒盐,雪上加霜,这叫够朋友。要特别强调的是,激励学生绝不否认批评惩罚,而且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地批评惩罚,赏识可以使批评惩罚更有力量,更有效果,但是我们不把批评这个词作为原则加以强化,因为批评太让人心惊胆战了,孩子被批评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用“提醒”这个词。提醒学生,学生会感激老师,亲近老师,老师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不说那种很过分的语言,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批评,容易接受。
比如老师在课前提醒后进生,这个问题你会了吗?上课时请你回答。学生就会提前去思考。课堂上表现就会积极踊跃。给有问题的孩子、学习不太好的孩子一个暗示:一会儿我可能问你这个问题,于是孩子回去做准备了。果不其然,上课过程当中,老师提各种问题,其中涉及到刚才暗示的词,老师提问那个学生。学生当然回答很好了,老师给予肯定,这个孩子会很有成功感,有一种愉快的心理。
让我们都试试用“提醒”代替“批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