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疑惑(二)
只要形式 不要实效
[现象]
随着课改的推进,情境创设、主题活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模式和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到课堂中。这着实让我们的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地动了起来,看起来也符合了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但问题是这些时尚的东西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利润”了吗?通过仔细观察和反省就会发现,大多数老师往往只是用了它们的形,而没有把它们的神给“俘获”。虽然形似,却不能用它们为课堂教学带来实效。许多时候,让我们陷入了刻意营造气氛的情景创设中,为了情境而进行创设,使情境和学习任务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例如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浙江摄影出版社画图内容的《翻转/旋转》,老师设计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遇到的困难,以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为例,在引入环节先是播放整首《猴哥》,然后配上动画片让小朋友看孙悟空的本领,在老师的一番“大闹天宫”之后,才是简单的讲解了如何将图片翻转,而后上机操作。
[思考]
对 于 老师的“用心良苦”,我们是无可厚非的,创设情景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但细想一番这位老师是否会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实效?教学中情景要创造,活动需要搞,多媒体要使用,但这些都不是教学的本质,我们教学的本质是把握目标,讲清重点,突破难点,理清教学的知识点,衔接知识的生长点。不能因为片面的追求表面的形式,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使课堂知识、技能、方法等内容含量减少,在热闹过后,真正的重点、难点却没落到实处,学生的技能、思维没有提高。课堂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抛砖引玉]
这节课老师在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只要简单的提一下,我想重点应该讲清楚如何使图片翻转。本人也上过同样的内容,但我采用的是非常简单的“跳舞娃娃”引入内容,学生就在问我:“老 师 老师,你是怎么让这个娃娃跳舞的?”学生有了疑惑,我就顺藤摸瓜开始讲授“跳舞”的奥秘,学生都听的特别认真,最后我还请了一个学生到老师电脑上操作,效果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