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遂昌,我终于来了

作者:顾富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9-21 字体:
——支教随笔(二)09、9、15
现在已是深夜23:18分,我毫无睡意。  
昨晚,海盐教育局周局,人事科三位领导、三毛小学与实验小学的两位校长在海盐宾馆为我与顾亚伟两位到遂昌支教的老师饯行。领导频频举杯,我们感受到的全是殷切的希望与关怀。  
回家见到妻子把我需要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大包小包,鼓鼓囊囊装了四个,丈母娘特地从乡下赶来,千叮咛万嘱咐,多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小舅子夫妇九点半过来,带给我两盒青春宝。暖意自然涌遍全身。   今早7:20分,与妻分别,坐上县政府的商务车,陪同我们的是人事科的黄科长与许老师。中午11:20分到达遂昌教育局。一算时间,还好,四个小时。平时回去,由遂昌坐快客到杭州西站两个半小时,再坐出租汽车由西站到东站约一小时,再坐快客到海盐约一个半小时,合计约五个小时,也就半天,还算方便。  
遂昌县城不大,四面是山,街道狭窄,老房子居多。  
午餐在遂昌最有名气的“汤公酒店”里,遂昌教育局的林副局长与雷副局长,还有人事科的陈科为我们接风洗尘。他们热情好客,一定要我们喝遂昌黄酒,每一道菜上来,总是先说:这是我们遂昌的什么菜,请海盐的客人先尝尝。劝喝酒,劝吃菜,一轮又一轮,盛情难却,我们海盐人个个喝得红光满面,醉意朦胧。   午餐之后,遂昌教育局人事科的陈科带我们去顾亚伟支教的学校——遂昌妙高中心小学。这所学校就在县城内,品位相当高,是浙江省示范学校,全国少儿创新活动基地,校舍是2003年造的,相当漂亮,有三十九个班,一千七百多个学生,看展示墙上名师风采介绍,有一位副校长是浙江小语会会员,两位老师获得省“教坛新秀”称号,还有不少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可以看出,师资水平相当优秀。校长叫赖昌才,我们不由想到赖昌星,这校长还真厉害,除了管理妙高小学,还兼任另外三所学校的校长,莫非他真长了三头六臂?赖校长把我们带到顾亚伟的宿舍,就在校长室的上一层,面积约有十一二个平方,从靠墙的书橱里的资料可推想那曾经是一个资料室,室内摆放着一张新床,安装了电脑、电视。赖校长还把他办公室的一盆水培植物拿来送给亚伟。  
然后,陈科带我们去我支教的云峰中心学校。车行十多分钟,来到一个小镇,也就像西塘或是于城那么大的一个小镇吧。镇南头便是云峰中心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有三个班,共有一千二百多名学生,校舍比较陈旧,我们去的时候,有两位老人戴着斗笠,举着长长的扫把在清扫天花板与墙面,地上满是从上面扫落下来的白石灰。校长姓朱,三十五六岁,个不高,一米六七左右,从穿着,从气质,从谈吐,普通至极,你看不出他是老师,他是校长。可别小瞧这位朱校长,就在“汤公酒店”吃饭时,我盯着墙上一幅隶书作品看了几眼,陈科就对我说:“这字是你要去支教的云峰学校的校长写的,虽然我们一般人看不出这字好在哪里,但那可是在全国教师书法赛中获过大奖的。”面未见,已见其字,已闻大名,我喜欢书法,想到今后可与朱校切磋书艺,心里自然高兴不已。  
朱校长的办公室甚是简陋,面积也就十五六平方,一张普通的办公桌,桌上一台笔记本电脑,靠东墙是一个不大的旧书橱,四个木沙发,一个茶几,茶几上放着一套茶具,想来这朱校长也是懂茶道的人,墙上挂着两幅字,一幅是朱校的,另一幅是江吟写的,江吟何人?原为松阳师范教授,现为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长,十八年前在椒江参加浙江省中小学书法教育基地培训会时见过,那时他意气风发,挥毫写下行书作品《五柳先生》,赢得一阵喝彩。如今为朱校写的“山静心清”四字,沉着苍劲,比以前更见功夫。  
在校长室小坐一会,朱校长便带我们去看校园。校园不大,但旧教学楼南面的三幢新楼引起我们的注意,两幢是学生宿舍,男女各一幢,住着五百多名学生,看了两间宿舍,但见被子折叠方正,物品摆放整齐。两幢宿舍之间是一排小房子,是专门为学生配置的淋浴房。宿舍南面是学校食堂,校长说,教师中餐晚餐都在学校用餐。  
看完校园,朱校长便带我们去他家,他把我安排在他家住宿,我惊讶且不安:这不是给校长添麻烦了吗?他说,他们学校有十多位老师也住在他家,我更疑惑:他家有多大?及至到了他家,才恍然大悟:校长老丈人开了一家酒店,酒店内二三四楼是客房。我被安排在三楼,隔壁有两个房间是遂昌县城来支教的两位女教师,他们晚上回县城,中午来酒店休息。  
下午无事,朱校建议王科钓钓鱼。王科是钓鱼爱好者者,自然答应。出后花园一侧门,朱校扒拉门口一堆垃圾,很快就捉了几条细蚯蚓,作为鱼铒。出门五六步,就是一个大池塘,约有七八亩,西岸有一段石砌的堤,堤上放着三块水泥板,专为垂钓者准备的。池塘水平如镜,偶尔有小鱼啄破水面,于是那小圆晕一圈圈荡漾开来。东岸边是一簇大叶荷,有依然展开着那翠绿的大圆盖,有卷缩着,渐渐变为枯黄色的。就在那大叶荷的旁边是一头黑色的大水牛,伏在水里,只露出那长着大弯角的头和一段背脊,冷不丁地将扎进水里,扑通一声,溅起好高的水花,为的是赶走叮咬它的牛虻。池塘对岸的右边搭着几间简易的棚子,外面围着网,几十只各色的鸡在啄食,在追逐,在歇息。朱校介绍,那些鸡生出的蛋壳是绿色的。左边搭着几间小房子,红瓦泥墙,里面养着几头猪。往前看,几座连绵的山,山上林木苍翠,更远处,也是连绵的山,隐在迷茫的雾霭里,山峰耸入白云之中。  
王科站在岸边静心垂钓,近一个半小时,钓了七条鱼,一条鲤鱼,两条鳊鱼,四条鲫鱼,其钓鱼水准还真不低。我呢,既“坐观垂钓者”,又赏山水田园风光,难得有半日悠哉游哉的精神享受。  晚餐在朱校长家的酒店,遂昌教育局的林局和人事科的陈科来了,县城几所学校的校长来了,云峰学校的几位领导来了,在云峰支教的两位女老师也来了,坐了满满的两大桌。又是几番劝酒干杯,喝得头晕目眩,走路像踩在云雾之中。六点半,黄科告辞要回海盐,他抱拳说:“照顾好自己,过段时间来看你。”我鼻子一酸,回答:“谢谢,一路平安。”  
两地的局领导走了,留下几位年轻的校长,整理了一下饭桌,又倒满酒杯,边喝边聊,他们用遂昌土话说,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他们也不冷落我,偶尔会有一位校长跟我说几句,于是,对于这些校长也就有了一点了解,有位雷新平校长,去年到遂昌最偏僻的学校支教,那所只有七十八名学生,汽车从遂昌要开四小时才能到达,他每天都写支教日记,大概成绩很大,被评为感动浙江十大支教人物。还有位鲍校长,他们称他是学者专家,他自己说,下周去嘉兴开课,之后还要去湖州开课。云峰学校的朱校长,教育局领导曾称他是一位有品位的校长。  
九点半,宴席散,临别,互留手机号,雷新平校长说,他们有个读书沙龙,有活动会通知我。  
回宿舍,洗漱完毕,毫无倦意,一路写下见闻,到午夜一点才关闭电脑。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