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细心些,再耐心些
开学一周半了,我呢,是天天一个头两个大(有时好几个大)。每天脚不沾地的忙碌,焦头烂额的忙碌,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的团团转忙碌,还是觉得没忙乎明白。这些孩子怎么刚刚学会排队,转眼就开始唧唧喳喳呢?刚刚还端端正正坐得有模有样,一眨眼如大风刮过般骚动呢?我开始严重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无力感一点点增长。还好,在此时,一直密切关注一年级状况的科任老师对我的工作加以肯定,说我们班虽然有些调皮,但是还是成长的非常快。校长也对我们一年级老师的工作予以肯定。呵呵,他人的肯定才让我意识到自己操之过急,几天时间就想让孩子们成长到六年六班学生的水平,这怎么可能?
静下心来,梳理这些天的工作,发现很多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研究注意的地方。首先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差异过大。一部分学生学前教育极为到位,识字非常多,能很快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非常迅速的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几个学生学习能力差,需要手把手教才能够勉强掌握。这个差异该如何面对?我在这几天的尝试是:请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负责读题、讲解题意、做示范……其他学生学着倾听、模仿,逐渐赶上来。当然,激发优秀孩子的积极性,极其落后学生的好胜心是一个需要我长期研究并逐步实践的课题。
识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这样任务我也贯穿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每次做练习时,请同学读题,并要求每个人用手指着题读。我相信,长期坚持,孩子们的识字量会增加很多的。讲解题意、讲一讲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活动更有着长远的意义。在反复表达、倾听中,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会得到良好的训练,为高年级作文、阅读教学打下基础。
这些实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都要费很大精力,特别需要耐心加细心。今天是教师节,一大早,就有小朋友手捧鲜花,怯生生的站在办公室门口,要主卧节日快乐。还说:“老师,我还会擦黑板了呢!”看着他们,我心里可激动了。瞧,耐心教育,细心培养,六年后,我这些孩子一定会更加能干、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