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作者:阿黄 文章来源:焦滩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6-10 字体: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学生背着沉重的作业包袱怎么能快乐健康的学习?把玩耍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