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只有思想的蚂蚁——记参加中部片区语文教研活动有感
5月15日,石练、湖山、金竹三校的语文教师聚集到大柘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普施三实课堂,润泽生命意义”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其中,大柘和金竹的两位老师分别献了课,石练和湖山的任务则是对这两堂课进行点评,而我们石练小学的教导主任徐老师和教研组长唐老师却把这个点评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我。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评课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对与我却不然。想想自己从教书起,真正意义上的评课的机会却少的可怜,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自己把握不了机会。每次听课,都把听课笔记记得满满的,过程是详细了,但要把实际和理论的东西相结合给表达出来,却是脑袋一片空白。听别人说的头头是道,自己也是频频点头:对,就是这样。轮到自己就无话可说了,有的只是一些不着调、无关痛痒的说辞。其实,听课笔记记得多有什么用?要记得精妙、有思想才是硬道理。
早一天,我就知道自己要评得的是《棉花姑娘》这课,心里在暗暗思索:该怎么办呢?总不能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露脸就没脸见人吧?所幸,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人人充满激情、积极向上的学校,是一个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学校。我不会,但是我可以学啊!当我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询问时,他们每个人都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个个都耐心地给予我指导和帮助。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其实,学校完全可以任选一个有经验的人来评课,却单单把这个机会给了我,对于他们可能没有什么,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次锻炼,一次磨练,一次学习的经历。在听课时,我认真作笔记,课后,征求其他同事意见,然后自己再整理、小结,最后就这样有点语无伦次的在众人面前说了一通。结果,回到位置再看听课笔记,才发现胡乱潦草的评课记录中,还有一些要讲的要点和理论的东西统统忘记说了,更别谈什么按照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去分析了。等到听别人再点评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听课的时候那一晃而过的念头,就是我们评课的时候该探讨的话题呀,怎么自己就发现不了呢?总之,通过这次的锻炼,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一边教学一边反思,让脑中浮动的思想安定下来。
写到最后,我想用鲍宗武校长在讲座中提到的“蚂蚁的哲学”来自勉,小小的蚂蚁尚且懂得“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那么,做一只有思想的蚂蚁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