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学行为,为了学生的成长吗?
今天看到一位同事写的《今日感言》,写的惟妙惟肖,让我由衷佩服。且不说用词何等华丽,单单此中阐述的一些问题和看法真是独到惊人,与我好些共鸣之处。借此,感谢这篇文章以及作者,触动心弦,于是写下下文与其、自己共勉。
也许作为老师的我们一直思考怎样应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挑战。我们思维从中都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信任、赞赏、重视、责罚不体罚、引导、启迪。
粗略地回想一下自己平时地教学,好象也都在这些方面努力着。但仔细一琢磨,这些似乎都在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甚至是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
你是否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否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是否真心关注学生的需要?是否平视你的学生?我不禁问自己。
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穿着一件漂亮的裙子飘进了教室。裙摆上贴满了花蝴蝶。原来是要上公开课。孩子们在花蝴蝶的吸引下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活动。好多孩子都得到了一只蝴蝶。突然,一个没有得到蝴蝶的小朋友捡到了一只蝴蝶:“老师,您的蝴蝶掉了。”老师朝他点了一下头,顺手接过来粘在裙摆上,又继续上课。一节课圆满地结束了。又有一个孩子捡到一只蝴蝶了:“老师,您的蝴蝶掉了。”老师看了一眼,说:“反正也没用了,就扔到垃圾桶里吧!”
我不能想象到那个孩子的表情,也不知道那些曾是孩子们热切盼望得到的蝴蝶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位老师上课就是利用了孩子们来帮助她完成课时任务,而不是为了学生。
真诚、用心地对待学生,用心、真诚地赞扬每一个孩子,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老师,能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真诚、宽容地对待学生,冷静、理性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不是为了让自己泄愤,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