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别错过生成的契机

作者:吴巧兰 文章来源:大柘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3-10 字体:

  一直以来,拿到一篇课文,我会认认真真地读,在课文旁边注上自己的理解,接着就想:该如何与孩子们共同分享这篇课文?于是乎,我又重新读课文,跟着自己的理解,心中想着:能和孩子们学到什么知识?能和孩子们从文章中感受到怎样的人文情怀?《自然之道》的教学又给了我一次深深地心灵洗礼。  

  人是自然之子,可是人类常常把自己当成了自然的主宰者,俯瞰着自然界的芸芸众生,沉溺在“人为万物之灵”的美好感觉中,《自然之道》让我们如梦初醒,它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正离开巢穴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时,我们出于好心要求生物学家向导拯救幼龟,向导在我们的指责中,极不情愿地抱走了幼龟。正当我们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这只幼龟是侦察兵,巢中的幼龟获得错误讯息,鱼贯而出,结果成为食肉鸟的美食。我们陷入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在与孩子们交流学习时,我抓住向导说的两句话:  

  第一处: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于是,我引导着“孩子们,现在你也在那个队伍之中,你听到了,你会怎么说?”  

生1:“你简直是见死不救!”  

生2:“还说是生物学家,一点儿爱心都没有。”  

生3:“你没有良知!”  

生4:“你没有血性!”  

……  

  看吧,孩子们都动了怜悯之心,为这只幼龟的命运着急、担心、揪心。于是在这么一片指责声中,向导极不情愿地抱着幼龟走向大海。于是,我又问:“孩子们,如果你是那位向导,抱着幼龟会想些什么呢?”  

生1:“幼龟呀幼龟,我并不想救你的,呆会儿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可别怪我呀!”  

生2:“你们现在指责我,稍后可别后悔。”  

生3:“待会儿就知道我并不是冷血了。”  

……  

第二处: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不会受到伤害。”  

  是的,我们自责,我们愧疚,我们悔不当初,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是在课堂中,我和孩子们共同体会到的。  

  课后细想:我居然没有把握住课堂中最好的契机——向导的心境。同伴们是无知之愚(并不知道自己在破坏自然之道);而向导是有知之愚,在一片指责声中,向导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心中忿忿然。如果我当时抓住这点,走进向导的内心,我想那一声悲叹有着无地自容,那一声悲叹会深入人心,那一声悲叹会更为让人揪心,那一声悲叹会有着“满纸自责语,一把辛酸泪”!善于发现课堂生成的契机,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契机,善于运用课堂生成的契机——我将铭记于心,时时努力!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