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小学幼儿园大班学习故事:一起来阅读
《纲要》中提出了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阅读和书写的兴趣。于是观察我班幼儿,我发现班里的阅读区不是很受孩子的欢迎,于是我便留意观察了阅读区一段时间,我发现在阅读区里,四十多本图书中,小朋友总是在争抢其中的两三本,大部分孩子就算手里拿着书本也不是在阅读只是把书本搂在怀中,于是我便开始寻找其中的原因。
我发现早上大部分幼儿来了之后直奔建构区,没有小朋友会主动的去阅读区,偶尔几个女孩子会一起在阅读区,把书本当成娃娃家的道具,装成老师上课的样子,反倒玩的津津有味。
于是我总结了几个为什么阅读区不受欢迎的原因:
1. 阅读区的图书没有分类。孩子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想要看的书,于是受欢迎的书永远是那几本。
2. 阅读区的空间太小。大班的幼儿渐渐有了性别意识,女孩子喜欢和女孩子玩,男孩子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而教室里的阅读区只有一个小角落,用两个小书架把阅读区和其他区域进行了隔离,渐渐的阅读区就成了女生的专属“课堂”。
3. 幼儿没有看书的习惯。小朋友没有主动去阅读的想法,在自由活动时,更多的是选择建构区和美工区,偶尔在阅读区看书,看书以后的整理也总是差强人意,书本总是没有翻到封面就被塞回书架。
得出原因我便对阅读区进行了一个大改造。我把午睡室整理出一个大角落,把书架和桌子搬到了午睡室,再和幼儿一起,把所有的图书进行了分类。
在我还没有整理好还没有开放阅读区时,就已经有幼儿按耐不住了跑来问我“老师,什么时候才可以去看书呀?”我觉得这是个好苗头,幼儿主动的对阅读区产生了兴趣应该好好的抓住这次的机会。
利用午饭后的休息时间这个空挡,我拿来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开始时站在一旁默默的观察,把幼儿好与不好的行为记录下来,午睡睡醒后和小朋友一起来讨论这些行为是好与不好。好的进行表扬,不好的及时进行改正。
渐渐的幼儿养成了每天看书的习惯,饭后自然的就会自己去找本书来看,和小伙伴一起对书里的内容进行讨论,或者静静的看着书中的图片猜想故事的内容。
虽然小朋友的阅读习惯有所提高,但是看完书之后的书本整理总是不太让人满意,于是我又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值日生。
小朋友在看完图书之后,留下两个小朋友对阅读区进行整理,值日生的人选每天轮流,这样既保证了阅读区的干净整洁,又发展了幼儿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