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课堂,使孩子们自主、轻松学习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寻找生活中圆的烙印,使孩子们轻松地进入课堂。
圆的认识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在这节课里,要学习圆的直径、半径、圆心,掌握圆的特征,还要讨论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利用圆规掌握正确画圆的方法,可谓任务多多。而学生对于圆的认识程度是参差不齐。所以,课的伊始,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接着追问这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接着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圆,希望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找出圆的烙印,找出圆和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的区别,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使整堂课有一种亲近感。
二、放手让学生自己任意画一个圆,使孩子们轻松学习圆的概念。
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可谓熟悉了。借助古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让学生认识圆规,并利用手中的圆规,自己任意画一个圆。在自己画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感悟画圆的方法,自己感悟画圆应注意哪些地方,并进行反馈,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共识,(这样的效果比老师提醒的成效大),之后让学生想办法让大家画出一个等圆,(学生有预习的基础一定有办法)借此机会,让学生来描述此圆,从而不知不觉的掌握了半径和直径、圆心概念,学生学的轻松自如,能准确地进行判断半径和直径,并能讲出判断的依据。短短的5分钟时间就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和认识了圆的概念。因此,要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一定要目标明确,这样学生才会有章可循,操作起来能够更加快捷,不知不觉中掌握目标所要求的。
三、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参与课堂中来,主动地学习,使孩子们轻松得出结论。
思维往往从动手开始,教学中,我本着教师是一位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进行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探究圆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玩”中学习,轻松地得出结论。在这操作过程中,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使我们的数学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是推动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欣赏图片,教师的评说,使孩子们轻松地进行意境,唤起学生再学习的热情
在认识了圆的半径和直径,和圆的特征后,教师为学生带来了一些图片,把学生带入意境,再次让学生感受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圆的足迹,唤起学生更深层次探究圆的知识的学习热情。
在整堂课中,我真正做到让学生大胆地想、放开去说、随心地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开放自由、心心相映、情感交融……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这样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种方式的改变,真正让学生达到了“享受学习”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