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享受教育的幸福

作者:吴丽媛 文章来源:北界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11-19 字体:

  培训的第三天。上午,罗时长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录像。

名师就像是一颗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着精彩。更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一个有魅力的地方。而从华老师的课堂中学习到的东西并非是用“受益匪浅”几个简单的字可以形容的。

  整节课上,教师没有提及“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这一经典的概念,也没有一步一步地概括,然后借助一位优生的嘴巴,把这句严密、枯燥、抽象的话语塞给学生。但是整节课从头到尾都紧扣"百分数的意义"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苦心经营,匠心运作。  

  "写数"一节的教学更让课堂闪耀创新的光辉。黑板,不再是教师神圣的领地;板书,不再是教师独有的专利。黑板上,教师只写“百分数”、“百分比”、“百分率”几个字,惜墨如金,但允许学生涂鸦,写满了百分数。  

  在教师请学生说出所写百分数的意义的一刹那,我想每个百分数后面都藏着那句经典的概念。学生的交流无不是将已经获得的主观印象投射在所写的百分数中,从学生饶有趣味的解说中完全折射出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说哪个百分数的意义呢?不再是教师指派,而是自主选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求异的心态,又驱使学生选择了各具特色的百分数来解说意义:小于100%的,等于100%的,大于100%的;分子是整数的,分子是小数的。那是多么的丰富、生动啊!可以说,那经典的概念教者一字没写,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反思我们以往的教学,如果说学生上课时还带着饱满热情的话,但随着课的进程,生硬的抽象、概括的展开,学生的热情慢慢地被消耗殆尽,原本生动的教学变得机械繁琐,索然无味。诚然,数学学习过程实质是现实世界各种数量关系内化上升为形式化的过程,但是,我们对小学生的要求应"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能过分地刻意地去体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而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来体现教学的严谨性,深刻地理解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联系。
  从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教学不能等同于发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也就是只有那些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君不见,学生获得发展时,那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心会的神情是多么地生动和迷人!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如此充盈着生命活力的课堂,能不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