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真实的课堂
曾在一本杂志(《上海教育》)看到,几年前,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在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听了一堂特级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课,课堂教学内容精当、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板书漂亮,问题设计合理,学生回答精妙,这无疑是近乎完美的优质课。然而美国代表团对此却提出质疑:“课堂上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学生们对答如流,既然学生都知道了,这堂课还有必要去上吗?”
是啊,受制于陈旧的课堂评价标准,我们的“好课”都是教学程序流畅,过渡周密自然,师生配合默契,时间把握恰到好处的。有些课简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让听课者叹服!细细观察,发现课堂成了老师与部分学生合演的“木偶剧”,教学中不断地暗示。究其原因,执教者不敢让普通学生来回答问题,不敢让学困生板演,生怕出错影响教学节奏,最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于是我们的课堂在不同程度地回避错误。教师在教学中究竟是以关注学生为核心,还是更多地关注自己怎样教学更顺利?
回避错误,美丽虚假。
事实上,我始终觉得:课堂教学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追求朴素的真实。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是教师的义务。课堂上教师需要面对全体,关注所有,正视各类错误。通过引领学生体验错误,反思错误,感悟新方法,达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目的。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所以,华而不实的、美丽的、虚假的课堂要不得!为此呼吁:让真实走进课堂,让真实走出课堂,让我们实实在在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