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不得不思考的事

作者:王村口小学 文章来源:王村口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10-14 字体:

  放学了,去街上有点事,校门口看见一对小男孩在打架,一个卡着另一个人的脖子,被卡的一个就要吃亏了。出于老师的责任感,我大步上前制止。两人沉浸在愤怒中,根本懒得搭理。我连忙亮出“老师”的身份,要他俩马上把手从对方的脖子和肩上拿下来。满以为他们怕老师会照办,没想到不仅不照办,还甩过来两个白眼,那意思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俩打架,关你什么事?!我只得亲自动手,先不管愿意不愿意,把那危险的手挪开了再讲道理也不迟。此举彻底惹怒了不吃亏的男生,他牛得很,不等我说完“这样做太危险,同学之间出了问题要理智,武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句话,还在“出了问题”这个坎上,他就极不耐烦地大声打断:“关你什么事!”,同时双手使劲甩开我的胳膊,愤愤地朝前走去,边走边回头,嘴里还在说着什么,丝毫没有惧意。我顿时恼火了,想跟他较较真,看最后到底谁“狠”,至少也让他知道应该尊重老师,不管老师教不教他,应该感谢有人帮他解决问题,他刚才的行为如此恶劣,如果不及时制止会有什么后果不敢想象。谁知我的想法没有“得逞”,周围围观的同学都是他的同班同学,他们都世故得很,知道事情闹大了对谁也没有好处,尤其是几个看热闹的,我估计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都避而不谈。倒是有一个侠义之士想告诉我,刚开口就被一个眼色制止了,他眨巴了两下眼睛就说“算了算了”,显然他权衡了利弊,知道不能招惹班上的那些狠人,毕竟跟我这个正义的老师待的时间只是一时,虽然欣赏我的行为,但成天要打交道的人是他们哪,惹了他们,日子不好过呀。所以我白白折腾了一回,到最后连人家的名字、班级也没弄清楚,更不要说让他明白这件事情的真理了!  

我依然气愤,气愤之余我又冷静下来。那种毫不在乎的眼神,那种一定要争个高下的行为,还有那种管不着我的想法,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其实像这样的事情从前我也遇到过,出了校门,或者不教他就不买你的帐,即使是自己错了也蛮横无理,这种现象很泛滥,倒是碰见一个一说就听还知错的孩子,反而会让我吃惊。这类孩子代表的是一个队伍壮大的群体,从他们身上折射出了学生德育的缺失,这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造成的,只是我们不知道,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哪一方应该负主要责任罢了。  

教书8年,平心而论,我是越来越重视孩子良好品德的教育,而且越来越讲究品德教育的方法了,应该说效果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学校教育也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成功,越来越有效。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的道德水准会越来越低?我不禁又想到了那个不对等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5+2=0”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效果为0。多么精辟!如此看来,学校教育的效果不敌家庭、社会教育效果的一半,学校德育是理想的教育,是一厢情愿的教育,而我们这些善良的老师想把孩子教育成品行端正、学业优秀的学生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担负着少年儿童的启蒙和初级教育任务的教育者,肩上的担子更重;任务更艰巨。向着高标准、严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儿童或人才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