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月幼儿园:幼儿品德发展与培养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作为幼教者要抓住幼儿期对幼儿进行幼儿品德教育。我觉得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样的、生动活泼的。
一、一日生活中贯穿于幼儿品德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作为教师平时要关注幼儿琐碎细小的生活,不断地去引导和强化,所以说常规培养是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幼儿园一日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表现,有的孩子做事条有理,有的孩子做事不听指挥,没有头绪,东西乱放,吃饭挑食、入厕拥挤,通过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要以身作则进行示范性品德教育
幼儿对自己的教师非常的崇拜,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幼儿会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因此在幼儿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身作则带好头、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外出散步,路上看见一位讨饭人,我掩着鼻子说:“臭死了,我们不要理他!快点走。”万万没想到,这无意中的言行竟然产生想不到的后果,事隔不久,在一次教育谈话里,竟有孩子说:“讨饭人,臭死了,我才不理他们呢!””听了孩子的话后,我深感内疚,事实证明教师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影响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形成。所以说,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榜样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三、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品德教育
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大部分具有不良个性品质,爱发脾气、自私、任性、打人、遇到困难爱哭。因此一定要对幼儿因材施教的进行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在中班时我曾带过一个爱捣乱的孩子,他叫茂茂,他性格孤僻,脾气暴躁,从不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每天总是不停地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扰乱了正常地教学秩序,每天一来园,他便是从这个区跑到那个区,从那个区跑到这个区,并不时地故意弄倒椅子,故意推一下别人,抢走别人手中的玩具,使活动秩序大乱。午餐时,孩子们在吃得津津有味时,会突然听到“铛铛铛”敲碗的声音,原来又是他在捣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造成他“捣乱”行为的原因是我们忽视了他的心理需求,茂茂小朋友这样捣乱是特别希望老师能够关注他,还有他的家庭教养态度和方式不对。对于茂茂这样爱“捣乱”的幼儿,我们作为教师要尊重他的个性特点,了解他行为的生成原因,循循善诱的去引导他,从根本上去改变了他的“捣乱”行为,平时还多引导他为班级、为别人做好事,如摆桌椅,整理玩具图书等,让他在大家的赞许中感受到旁人的关心、体会到同伴的友爱和教师的关爱,从而在内心产生融入班级活动的要求,消除“病根”。要满怀爱心地仔细观察他的具体表现,根据他产生“捣乱”行为的原因和实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谈话、身体触摸、微笑等,让他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消除“捣乱”动机;老师还要经常与家长联系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来激发幼儿,帮助他克服和消除“捣乱”行为。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 长期的、反复的,耐心的教育幼儿,幼儿的品德教育会有进步。
四、家园联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品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更是孩子一辈子的良师。父母的教育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共同坚持教育。我们在工作中要与家长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为孩子指明方向,让孩子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不要过分地溺爱孩子。父母要对幼儿在生活中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幼儿园要加强家园联系,让教师通过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的给家长传递信息,相互沟通,指导家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所以,家园联手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教育是素质的基础,幼儿品德的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坚持从幼儿的点点滴滴入手,全面教育幼儿的品德,把幼儿品德做到实处。我们相信,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