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做一只善于思考的蚂蚁

作者:吴丽媛 文章来源:北界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10-09 字体:

  这是一节六年级的科学课——校园生物大搜索。当我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显得那样激动。他们分组在校园的操场、花坛等地方认真的观察和记录着。  

  我来到操场边,学生们对我的到来完全没有理会。我也好奇的凑近,轻声问:“你们组在观察什么?”“有一只蚂蚁想爬上去,可是墙壁太光滑,每次只爬到一半就摔了下来。”一个学生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觉得它能成功吗?”一个学生叹了口气说:“老师,看来这只蚂蚁是不能爬上去了,因为它每次都失败。”  

  “不对,这只蚂蚁真是坚强啊!一次次的失败却从不放弃!它一定会爬上去的。”马上有人反对。孩子们开始激烈的讨论起来。  

  这时,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虽然这只蚂蚁很坚强,不停的往上爬,可是你看,它只要看一看四周,稍微改变一下方向就可以很快地爬上去,为什么不去多看看多想想办法呢?”   

  “为什么不去多看看多想想办法呢?”突然想到自己,每天就像一只头顶食物匆忙赶路的小蚂蚁,辛勤劳动,忠心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却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抬头看路。  

  晚上,我查询了一些关于蚂蚁的资料,原来在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快,总是争先恐后搬运食物,而有一部分蚂蚁则是在东张西望不干活。但是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遭到破坏时,这些蚂蚁就带领它们的伙伴向早已侦察到的新食物源转移。因此,许多学者就此提出了“懒蚂蚁效应”说明了善于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其实,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古往今来,许多成功者既不是那些最勤奋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一些善于思考的人。当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牛顿在思考: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而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闻之则哑然失笑,认为很荒唐。  

  我们似乎早以习惯了“苯鸟先飞”、“勤能补拙”等古训,以为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会成功。其实很多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往往就在能比别人多想一点。有句成语也说“三思而后行。”我想它就是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只知一味蛮干,懒于思考,不会思考,不会独立思考的人终究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海伦.凯乐也曾经写到:“真正的盲人不是那些双目失明的人,而是那些对问题短视、缺乏远虑的人。”让我们都来做一只善于思考的蚂蚁吧。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