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三中:对话(二)如何利用好家长群实现有效沟通、高效育人
问:眼下可能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家长群,想问问老师们,对于如何利用好家长群,如何通过家长群实现有效沟通、高效育人,有没有自己比较好的想法和做法?
遂昌三中曹丹老师认为:班级微信群传播信息高效、及时,密切了家校间的联系;但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家长和老师的工作负担。例如有些家长偶尔会在微信群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表现或身体状况,而这对于其他家长而言是不必要的,因此加重了其他家长的负担。此外,老师并不能每时每刻都看微信,有些紧急信息通过微信群发,反而延误了传达时间。
如何操作:
首先,建群之初就制定好“使用规则”:
不传播负能量信息;不群发无关班级的信息;不在班级群私聊;紧急信息通过电话联系等;收到信息需及时回复。之后再出现违反“使用规则”的情况,再次私信温馨提示。此外,家长会、班会上也可再次强调。
规范先行,情感并进。老师可先以身作则,利用微信群传播有关班级的正能量,让家长、孩子觉得我们班的微信群不只是“通知群”,更是“正能量群”。
总之,无规则不成方圆,无爱心不能长远。有“爱”有“范”的微信群方能长远。
遂昌三中校长吴德明说: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家长群,是为了方便教师及时将学校的有关要求以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通报给家长,并接收家长的反馈,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从而实现更快速的沟通。
说到底,家长群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交流和反馈,为了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它相对于以往的家校联系,只是多了一个现代化的渠道而已,并不能代替传统的沟通方式。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尊重、平等、互信还有私密性。在家长群里依然要遵循这些原则。除了学校、班级的通知之外,牵涉到学生个人信息的内容,都应该采取一对一的交流(也就是私聊),确保交流双方处在一个尊重、平等、互信和安全的交谈环境。
在家长群发布里发布通知,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最好不要加上个人感情色彩。例如,教师在家长里发布对一个学生或家长的批评或是过于表扬的内容,或教师在发布信息的时候语言不慎,让人有“颐指气使”之感,或家长在群里发布对学校和老师的偏颇性言论,甚至是“讨公道”、“诘问”这样的信息,本质上都是违反正常的人际交往原则的,必将引起群里其他人员的反感。甚至将风气带坏,将家长群变质为“人情江湖群”,充斥着抱怨、“溜须拍马”、责骂、对立等负能量,反而与设立初衷越离越远。
所以,给家长群定规矩就很重了。有问题一定要私聊,有不好倾向,及时制止。
另外,家长群不能代替传统电话联系和家访的传统,而应该是一个有效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