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
我曾为初上讲台抱有许多猜想,但却从未想到初上讲台居然是直接上课。然而也正是这初上讲台,让我品尝到儿童世界的另一番滋味;让我感悟到儿童的可爱;让我体验到做一名教师的。至今,这味道一直萦绕于心间,很醇,很香--- ---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这天气正适合我上《她是谁》———这篇课文讲的是:雨后,一位上学的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扶起了滑倒的老奶奶--- ---当我登上讲台,看到小朋友们一双双渴盼中洋溢着新鲜、好奇的眼光,我的紧张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感动:多么可爱的花骨朵呀,只要经常的为他们浇浇水,多份阳光,他们一定会开得美丽、动人。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过桥》吗?”这是我上讲台说的第一句话。
“记得。”这是小朋友的第一次回答。
“谁能说说雷锋是个怎样的孩子?”
“爱护同学,乐于帮助别人。”
“那么你们做过什么好事?”
“老师,今天我来上学时,看到一位老奶奶没带伞,我就撑着她。”
“老师,我经常帮助邻居老爷爷收衣服。”
“老师,我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
“老师,我经常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 ---
当小朋友兴致勃勃说着的时候,一位瘦小的女孩站起来了。顿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所有的目光都望着那女孩——她是一位不爱说话的女孩(来见习时,班主任就告诉过我每位学生的个性。),整个学期所说的话加起来还不到20句。今天,这位女孩能自愿站起,不令人奇怪吗?这位女孩的眼睛水灵灵的,一片清澈,但眼眶中却盛着一层雾气——水茫茫的。我情不自禁的被她那双眼睛吸引住了
“老师,我做的好事很少,仅仅在班里——当同学有东西掉下来的时候,我会帮他捡起来--- ---”
“哈哈--- ---”其他的同学都笑了。有的甚至嚷道:“老师,这不算好事。”面对这种情况,我慌了,不知所措。但是,一接触到那女孩的眼睛——那女孩眼眶中的水雾越来越浓了,但她却紧咬着下嘴唇,我的“镇定”又回来了。
于是,我给他们讲了个关于赖宁的故事,关于赖宁小时候帮助同学捡笔,看到纸团就捡,最后带动全班共同建设班级的故事。我讲完之后,有位同学站起来跟那女孩说:“对不起!”这时候,我发现那女孩眼眶中的水雾变成了泪珠,从眼角流下来,但她的眼神却那么集中。其他小朋友静静的坐着,仍用那双渴盼的眼睛等待着我继续上课。初时的那股感动越来越深的萦绕着我--- ---
呵,多么可爱的花骨朵呀!含有丰富生命的春天绿色。我抬头注视着他们,蓦然之间感觉到:微风和缓的飘过我的身边,温柔的沁入我的胸中。我细细地领略这种情味,也深深地沉浸在这种情味之中。我的心底有一种渴求:我要潜到他们的眼睛深处,去寻找蕴藏在那儿的,连他们都没有意识到的东西。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托出来,让这些花骨朵永远朝着阳光盛开,直至变成珍珠。
我想:我的第一堂课不仅是给学生上课,也在给自己上了一课:无论遇到什么,我永远会坚持站在讲台上——因为我打心底里热爱着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