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我和我的学生(一)

作者:顾梅娟 文章来源:教学感悟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6-02 字体:

我和我的学生(一)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石练小学 顾梅娟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爱自己的学生,但不一定爱得正确,爱学生,就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就要在乎他们怎么想,而不是你自己怎么想。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英语教授麦登和4岁的儿子去看棒球比赛,满以为父子俩都会很尽兴,谁知才看了一会儿,儿子就说看够了,要回家。教授心情恶劣地带儿子离开了运动场。回家经过科学博物馆,教授想起上次带儿子参观时,他兴致很高,并希望再来一次。于是,父子俩走了进去。孩子进了博物馆,就从一个厅奔到另一个厅,高声呼唤教授去分享他的新发现。教授回味这一天,感到很有意义,因为,他不但通过儿童的眼光看到了生活中过去忽略的美,而且认识到,与孩子在一起,成年人最好放弃“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先人之见。我们不能随着时光的流逝,离孩子的心越来越远。所以,不妨把自己的心态落到与孩子一样的水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现实的世界,那么孩子的很多想法和行为,大人才更有可能理解。  

在我班有这样一个机灵调皮的小男孩,每次在课堂上他都能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一天,在早读课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幕:课代表上黑板抄作业,他偷偷地溜上讲台,打了那个男孩屁股一下,惹来一阵哄堂大笑。我压制不住火气,大喊了一声:你给我出来!”   

平时,我总是和颜悦色地说话,这时全班学生愕然地望着我,霎时间静悄悄的。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但觉得大庭广众之下,他这种行为真是太过分了。   

出去后,小男孩马上意识到自己错了,但我还是压不住火气。这种行为即破坏了课堂纪律,又影响了大家正常的自习。在教育中,我没有给他申辩的机会,让他当众上台承认了错误。  

从此以后,他果真不再调皮,性格收敛了许多,但心思依然不在学习上。在路上见到我总是躲着走,而原来他总是隔很远就打招呼的。我这才意识到自己伤害了一个幼小的心灵,孩子的行为只是一个恶作剧,我不该让他当众出丑。我想再找他谈话的时候,他不肯到办公室来,把这个遗憾留给了我自己。   

批评教育也是一种爱,爱是绝对没有过错的,但给予爱的方式却一定有对错之分。如果我当时能站在他的立场上想一想,用他的眼光去看一看这件事,也许就会少一点遗憾多一点希望。我虽然维护了班级的纪律,却伤害了一颗正在成长的心灵,也许他以后不会再恶作剧,但也缺少了活力和朝气。自此我常常告诫自己,教育工作不需要太多的雷厉风行,而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点滴滋润,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看教育,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这才是爱学生的正确方式。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