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柳世斌工作室:第一次集中学习培训体会

作者:游仙君 文章来源:大柘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7-10-24 字体:

  1018-1020,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跟踪实践班进行了第一次集中培训。本次活动主要分位三部分,参加实验小学本真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三仁的数学移动学习终端教学培训活动以及听县名师常态课。

   县名师常态课中陈俊玲校长执教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卫星运行时间》这一课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培训前自己正好上过这一课,经过对比,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陈老师没有直接用书上情境图导入,而是以学生熟知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实在感。接着过渡到书上例题,先让学生估一估,体验估算方法多样性。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14×21,结合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进一步体会乘法竖式笔算的算法与算理,这里陈老师还让学生把估算值和精确值进行对比,看看哪个与准确值更接近,从而发现两个估的乘数的差值越小,估的积就更准确,而我在上这一课的时候却忽略了这一点。陈老师在课堂中非常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从多种算法中引出了转化思想的重要性。课的最后提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它们的积是几位数”这个问题,在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中发现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两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了999×99这一道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难度加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陈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严谨,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恰到好处。每一个环节的精雕细琢,都能看出陈老师对教材的精准把握,让学生在算理中提炼算法,在算法中体现算理,在这种算理和算法的和谐统一下,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特有的韵味和魅力。让我发现原来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也可以上的如此出彩。

   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林素君、周淑峰和林金娥三位老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三仁小学上的公开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数字化课堂教学的高效与便捷。以前经常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外面省、市学校利用平板电脑上课的情境,总觉得这件事情离我们很遥远,第一次在我们县的课堂中看到此景,感触颇深。现在是教育信息化时代,作为我们年轻教师更要跟上时代步伐,学习并利用好辅助教学软件,做到精准教学,真正做到减少无意义的付出,使老师获得有针对性的回应,学生能得到个性化的学习。同时也希望这样的一天早点到来。

    三天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觉得很充实。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每一次的学习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我实践,不断提升,把心得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