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阳光总在风雨后———班主任工作总结

作者:尹玲仙 文章来源:古楼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1-03 字体:

题记:了解学生,可以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要从教师自身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关爱学生,可以从学会倾听学生的说话开始;要提高班级凝聚力,可以从开展小组竞赛开始;要营造良好的班风,从布置教室环境开始;要创建特色班级,就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

记得还是在2007年9月份刚开学时,我刚到古楼小学,刚刚从学校走出社会现在又进入小学。虽然,角色从学生变成老师,但是摆在我面前的任务依旧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当我知道自己将成为一个班的班主任时,我对于怎样管好一班的学生一点经验都没有。经验要靠点点滴滴的积累,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上,我也是学生,可以这半年来我在和我的那一群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

“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的成长过程,总会经历一些挫折和磨难。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也走过很多弯路。在担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时,虽然我一心想把班级建设好,但是由于没有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学生给我的感觉总是那样的散漫,班级没有凝聚力。教训是惨痛的,也是促使人进步的动力。此后,我总结了自己失败的教训,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和科学的德育观,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在实践工作中逐步检验和完善。在2007年学期结束之时,我觉得非常荣幸,因为我的整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同时,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努力的给予了肯定和表扬。我对自己这半年来在班级管理和班集体文化建设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也作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积累。

一、了解学生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

我是一个记性不好的人,很多事情都要记好多遍才能记得住。特别是对于人的名字,我总记得很慢。但是自从当上老师,我发现越小的孩子越在意老师是否记住了他的名字。如果老师很快记住了一个孩子的名字,这个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被老师重视和喜欢的。因此,他就会在老师面前尽量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希望能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为此,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面对刚接手的一批新学生,我都会要求自己在两周之内必须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

从不断的工作中,我更加坚信要走进学生们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要从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开始。

二、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从自身做起。

人的习惯是靠一天一天累积而成的。一年级的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小孩子总会对大人的话有逆反心理,有时大人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偏要做做看。这个时候,一味的说教会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学生的“向师性”换一种方式引导学生可能会更容易。

比如说农村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好,要养成学生勤剪指甲的习惯很难。为了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我以身作则,每天把自己的手指甲剪得很干净。每次检查个人卫生时,先学生检查我的指甲干不干净。孩子们看我都没留指甲,也慢慢养成了勤俭指甲的好习惯。

又如刚进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公共卫生总是保持不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室里就很少看到乱丢废纸的现象了。因为刚一开学我就告诉学生,每天我们只在放学时扫一次地,其余的时间自己座位旁边的卫生由每个同学负责,老师负责讲台周围的卫生。每次我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检查讲台周围是不是有废纸。学生看得多了,渐渐地也形成了习惯,每次下课了先看看座位周围有没有掉下脏东西。教室卫生的保持问题就在我们师生的“举手之劳”下迎刃而解了。

三、关爱学生从听他们说话开始。

小孩子喜欢和自己要好的人讲话,如果学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老师,说明他们非常喜欢和信任这个老师。我觉得老师不能是高高在上的,站得太高容易疏远学生。每当下课时,孩子们常围到我身边给我讲他们家里发生的事情,他们喜欢的东西,甚至是他们的梦,我都会细细的聆听,并与他们聊上几句。如:男孩子喜欢聊恐龙,会把自己从书里看到的各种恐龙如数家珍地说给我听,我就会很高兴地听他们讲故事给我听,并称赞他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女孩子喜欢漂亮的小东西,常把自己小头饰拿来给我看,我也会对它们点评一番。“你做作业真认真!” “你讲的故事真好听!” “你看的书真多!”……有时一两句真心的评语就能使得到它的孩子高兴上一整天。因此我们班的孩子总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们的夏老师。

有一次,我们班上的一个孩子,一下课就兴冲冲地跑到我的身边告诉我,再过两天就是他的生日了,妈妈要给他买大蛋糕,还准备了礼物送给他。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我也觉得非常高兴。一时又想到再过两天就有一次单元测验,而这个孩子的成绩总是在八十几分,总也上不了一个新台阶。于是就抓住这次的事情对孩子进行了机会教育。我告诉他每个人的生日既是自己出生的日子,也是妈妈的“受难日”,我们既为自己在这一天获得生命而高兴,也要想想妈妈为了孩子的出生经受了多少痛苦。看着那个孩子似动非懂地点了点头,我接着又问他:“妈妈给你准备了那么多礼物来庆祝你的生日,你想过要为妈妈准备什么礼物吗?”见他回答不出,我又进一步引导他:“知道妈妈最希望看到什么吗?”孩子脱口而出:“妈妈希望看到我有好成绩。”“那你可以怎么做呢?”“哦,我知道了!”看着孩子恍然大悟的表情,我想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果然,在之后的那次考试中,这个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没有倾听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喜欢我,信任我,尊敬我,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四、 提高班级凝聚力从开展小组竞赛开始。

一个班级要发展,必须找到合适的发展动力。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比赛,因此我为学生设计了一套竞争的机制。

第一步、我将班级分为实力基本均衡的八个小组,并打破传统的以竖排为小组的格局,按座位就近的原则编排小组,一便于小组中的帮扶和互动。每小组由组员推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小组的工作。

第二步、为每一组量身打造前进策略。主要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己之长补人之短。比如说在小组中,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帮助语文较差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同学可以向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学习;上课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同学,由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负责监督等等。在明确小组中各成员的分工后,大家互帮互助,最终形成向上的合力。

第三步、采用小组竞赛制度。例如:上课时,八小组成员互相竞赛——能正确清晰地回答问题可以给小组加上1分,整组朗读流利有感情可加上5分,整堂课小组成员都能认真听讲则可奖励10分等等。最后在下课前评比出优胜小组,给每个成员发一朵小红花。又如:每次的单元练习都以小组的平均成绩进行竞赛,有进步的小组及时给以表扬,退步的小组则及时帮助他们找到退步的原因,加以整改。

由于我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纪律等各方面互相竞争,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人人力争上游的思想,整个班级变得更有朝气,更积极向上。同时,人人争先的氛围也鼓舞了后进生的进步。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因为有了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共同帮助,成绩大为提高;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为了小组争先,而变得乖巧懂事了。我再将学生们在小组这个小集体中形成的凝聚力推广开来,就形成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五、营造良好班风从布置教室环境开始。

我觉得优美的环境,能给人以美的启迪。优美的环境布置,会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我相信幽雅洁净、富有内蕴的班级人文环境,定能在育人路上发挥“润物无声”的功效。

因此,在每个学期之初,我都会花大力气规划教室的布置方案,然后与学生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如:我们在教室的墙上“种”上两棵丰收树。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小片绿叶,当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取一个小苹果后,就能把果实挂到自己的树叶下面。随着小苹果的一天天增加,行为规范的种子也在孩子们的心中一天天的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教室的墙上还有专为孩子们展示才艺的舞台,充满童贞的儿童画,智嫩却朴实的剪纸,小巧可爱的折纸……渐渐都饱含着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另外,还有配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雏鹰争章活动编制的“人人争做达标生”表格。每星期,我们都将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记到表格中。每周表现优异的学生的学生能获得一面小红旗,而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就提醒他们要及时改正错误,继续努力。

六、创建特色班级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会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些家长和老师觉得孩子如果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就必然会影响到学习,而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孩子融入学习中,首先要靠兴趣来引导。如果一个学生对任何一项学习都没有兴趣,那他的学习一定无法提高。反之,如果一个学生对一项知识或技能特别感兴趣,加以适当引导可能会带动他对其他的学习项目也产生兴趣。

在我的班级里有很多特殊家庭的孩子。我希望能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他们特长的舞台,并积极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条件。喜爱画画的学生,我把他们推荐去美术兴趣小组学习;擅长书法的学生,我义务为他们购买教材;……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细碎的、无形的,又是长期的,这需要班主任用自已的自信与执着感染学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要希望一蹴而就,作为班主任,尤其是我们年青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童心,和十分耐心。认真负责地对待班级工作,要教会自已,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换个角度,你也许会释然。

作班主任最大成就是让学生能围绕在我的身边。为此,我努力着,辛苦着,但同时也快乐着。因为: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班主任工作!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