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小学数学呼唤美感的培养

作者:叶曙 文章来源:焦滩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1-02 字体:

题记:似乎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我已经来到焦滩小学快四年了,回顾这近四年的数学教学,我有着颇多的感受。从没执教经验的我当然对于上课是相当紧张的。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教学反思是相当重要的,所以这几年我在慢慢学会在每堂课后进行反思。对于课堂中学生的感受,表现以及自己语言的组织各方面。希望通过不断的反思慢慢一步步提高自己。今年教毕业班的数学,感觉压力特重,尤其是近几星期数学课堂上下来,总感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急需美感的培养。故写文此感悟与大家分享。

对小学数学而言,数学美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统一;数学公式的简炼齐整;数学性质法则的概括典型;数学图形的和谐对称;数学知识的奥秘无穷;数学方法的奇妙多样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又如庞卡莱说,所有的数学家时时体验着数学美感。的确,独特的数学美感对数学创造来说具有重大价值。为此对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数学美感,能维持他们对数学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才能。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美感呢?心理学认为,美感来源于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美的反映。所以,培养数学美感的源泉是数学的美。数学美是非常丰富的,小学数学美主要有:简洁美、相似美、统一美和奇异美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美感的重要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数学美,使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美。

1、在教学中充分提示数学的简洁美

小学数学中许多定义、公式都体现着简洁的特征,主要是语言的简洁,这在教学中应予以提示。例如,我在教学“平等四边形的定义”时,先让学生充分观察后自由下定义,然后通过比较提示:“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表述是多么无可挑剔的简单。这种数学语言的简洁美给人以明快、精炼之美感。数学的简洁美还体现在数学技巧上,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追求简洁的品质,在多种解法中选择“美的解法”。例如,在几种算法中揭示:7+7+7+4+7+7+7=7×7-3=46的算法是多么简单明了!这种数学技巧的简洁美给人强烈的美感体验。

2、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的相似美

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相似现象构成了数学的相似美,如相似的数式、相似的图形、相似的解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具体事例,展现相似美,并且启发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大胆猜想,以引发学生的美感体验。例如,设计这一组计算题: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36=?

12345679×45=? 12345679×54=?

……

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算式的相似美,着手计算两三道题后,很快又发现结果的相似性,即是一个相同数字组成的九位数,随后同学们依靠类比直接写出答案,并从中发现了隐含的规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不正是强烈的美感体验吗?

3、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的统一美

小学数学中的大量知识蕴涵着数学的统一美,特别是几何形体计算公式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具有统一美的严密系统。例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统一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在教学中揭示统一美的常用策略有:加强横向联系,揭示统一美;建立纵向联系,揭示统一美;构建“知识网络”,揭示统一美。用好这些策略,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4、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的奇异美

奇异是一种美。培根说:“没有一个极美的东西不是在调和中有着某些奇异!”数学也不例外。小学数学中的奇异美主要表现在运算和思考方法的奇异上。数学解题方法的奇异美能像波澜起伏的文学故事、珍贵奇异的艺术品一样扣人心弦,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当学生作出漂亮的解答后,他们的眼睛闪烁着光芒,微笑地搓着双手,请别人来赞赏他敏锐的思路或特别“优美的”解法。他们的表情和举止在证实他们享受到数学美感。在教学中揭示奇异美,就要引导学生追求思维的广阔性,独辟蹊径,突破常规,创造性地、精巧地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把数学美反映出来,表现出各种数学美,以期不断地感染学生,使学生不断增强对数学美的价值判断能力,小学生的数学美感就会逐步发展。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