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四不”教师
处于教育行业,天天听到的、思考的就是:“怎样才算是个好教师呢?”领导?家长?学生?让所有人都说:这真是一个好教师!那也是不现实的。领导喜欢的教师,家长未必认可;家长认可的教师,学生又不一定赞同。
领导喜欢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式的教师,进得了课堂,出得了校门(在各项比赛中所向披靡),一定不能太有个性,有了个性很难管理;家长喜欢保姆式的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给自己的孩子开开小灶,考试中能脱颖而出;孩子喜欢朋友式的教师,整天微笑带在脸上,和他们玩在一起,疯在一起。
我不想说大话,也不想唱高调,我总感到,既然做了教师,就要义无返顾地做下去,来点我行我素也没什么大不了,但一定切记至少要做个“四不”的教师,才能对得起咱这份职业,对得起天地良心,对得起“嗷嗷待哺”的学生和那些虔诚托付而又望子望女成龙成凤的家长。那么,“四不”具体指的是哪“四不”呢?
不低级庸俗
时下,不知怎的,国人玩扑克、撮麻将成风,还美其名曰“读54号文件”、“修长城”什么的。受此风影响,有的教师也日夜操起了此等活儿。有甚者更说什么“上课一天忙,不如撞个‘墙’(玩扑克术语)”、“坐班满教室跑,还不如点个‘炮’(玩麻将术语)”……
话说回来,生活中,谁没有过低级、琐屑、庸俗?汉高祖刘邦发迹前,不曾是个欠钱不还的“无赖”么?卢梭更承认自己行为曾有点龌龊……但他们都战胜了自己,打败了人性的弱点,走向了崇高与伟大。当然,有人会说,你教师又不是什么伟人,能和伟人去比么?的确,我们教师普通、普通、很普通,无以比伟人。但是,我们强调的是,教师是个人,却更是个大写的“人”,是引导人类精神迈向光明的人。活得高尚,是我们当教师的义务。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的眼睛,都眼巴巴地盯着你,你的一言一行就不纯粹属于你个人的了,你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你还敢再低级、琐屑、庸俗吗?你必须不断地比常人百倍千倍地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绕开低级庸俗的泥淖。
不缺乏爱心、正气
俗话说,铁石心肠的人不适宜当教师。我认为这话是对的。教育是什么?被周总理称为国宝级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爱护学生,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只有在课内外对孩子充满爱心,才能坚持为人师表的尊严,使教学相得益彰。
除爱心外,讲正气也是教师必然的品性。所谓讲正气,就是要有一颗公正之心,在不良现象前坚持正义,对学生不偏爱,要一碗水端平,处事公正合理。
不汲汲于富贵
我这里所说的“富”,是指有些教师在下班之后,甚至还没下班,就去忙自己的“自留地”:什么开店、跑车、租赁、拉广告、签合同、跑生意、忙家教……不一而足。而所说的“贵”,则是指削尖脑袋往里钻,一心一意往上爬,想求得一官半职。可以说汲汲于求富贵的教师,是绝对教不好书的。他时刻想到要去出人头地,要去衣锦还乡,要去和别人攀比威风、神气……这样的教师,在我们生活中不是没有,而是越来越多,这当然与全民经商的社会风气有关。但既然我们是教师,就要与财富、权势脱钩。
我固执地认为,双脚既然已经踏进了教育之门,就意味着远离“富贵”,不能去汲汲于“富贵”。和读书一样,教书也要守得住贫寒,甘守一方圣地。明洪自诚说:“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能超凡脱俗之人,才能真正地教好书,为人师表。
不夸夸其谈
教师嘴皮子要会说,这当然是教师的职业特点。但教师千万不要只会夸夸其谈,而要用踏踏实实的行动去感化、影响学生。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人,好吹嘘,只夸夸其谈,毫不付诸行动。可能受此影响,再加上教师的职业特点,以致于某些个教师也染此毛病。课堂上夸夸其谈,课堂下也夸夸其谈;校园里夸夸其谈,校园外还夸夸其谈,似乎永远只会夸夸其谈。试想,一名数学教师只会说要怎么样怎么样解题,可自己却憋了半天竟解不出一道题;语文教师只会说要如何如何作文,可自己却结巴半天竟然不能写成一文。这是何等的现象?
要讲要说,当然是做教师的职责,但一定要讲说得恰当好处。该讲该说时则讲则,无须讲时则没有必要夸夸其谈。除此,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兑现自己的诺言。绝对不能只说不做,否则,会给学生一个心浮气躁、光说不做的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