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京师研学20】追寻童心教育
教育家卢梭:"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打乱了这种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57年建校,1994年更名为海淀区四季青中心小学,2010年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拥有通汇、柳明、玉泉三个校区。2015年,玉泉校区升级成为九年一贯制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玉泉学校。两所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即首师大附小与玉泉学校小学部一体化管理,玉泉学校小学与初中衔接的一体化管理,同时享受首师大教育共同体的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以“童心教育”为办学理念,以率真、关爱、求索为核心价值观,将学校的使命确立为:葆童真、激童趣,为学生身心健康打基础,培养会幸福的学生;爱生活、会工作,为教师的职业发展铺路,培养懂儿童的教师;致力于建设一所敬畏童心、生动成长的学校。
◇发展愿景:成为一所敬畏童心、生动成长的杰出学校。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自然,让自信相伴每一天。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快乐。这里永远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梦想成真的地方。
◇核心价值:通过学生的内在教育、教师的帮助教育和环境的浸染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率真、关爱、求索”的核心价值,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孩子们打造精纯的底色。
◇教育使命:葆童真,激童趣,为学生身心健康打基础,培养会幸福的学生;爱生活,会工作,为教师的职业发展铺路,培养懂儿童的教师;有文化,有质量,深化童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最好的学校。
◇教育目标:育人为本,提升课程建设的能力,给学生带来成长的机会;育心为道,体验童心文化的进步,给学生带来快乐的童年;育体为根,关注个体生命的状态,给学生带来健康的生活。
◇童心管理——以激励为导向的教师管理。只有充满童心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充满童心的学生,学校将“童心教育”的核心价值“率真、关爱、求索”延展为童心管理的“同心、真心、开心”——赢在同心,强调合作的团队化管理;胜在真心,关注主体的个性化管理;效在开心,倡导教师愉快工作的创新性管理。通过“八强教师”明确童心教师的特征,引领教师的发展方向;通过重组工作研究团队,以13 个工作室的形式,为教师搭建发展的舞台……教师们懂得了,发展是最大的幸福,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工作就是玩——一种最深的教育投入。
◇童心课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管理。“童心教育”倡导对儿童的尊重,倡导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学校充分秉承这一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课程建设体系,即完满生活者课程、终身学习者课程和快乐游戏者课程,从深度、广度和综合性三个维度实现课程建设的宗旨,高度相信学生、全面关照学生、真正发展学生、特别培育学生,引导学生走进完满生活者课程,参与学习活动,掌握相关知识,不做默默无闻的学生;走进终身学习者课程,建立学习信心,进行多元拓展,要做具有能力的学生;走进快乐游戏者课程,做不同的事情,创新综合学习,能做勇于挑战的学生。
◇童心德育——以游戏者为中心的德育管理。孩子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儿童是游戏着的游戏者,更是游戏中的自主成长者。学校有着多种形式的“群”,大到200 多人组成的“童心家庭”,小到班级中的4 人小组,大大小小的群体活动成为童心德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构成。学校通过游戏也引导出更多、更高层次的兴趣:学生社团发展到28 个,参与的学生达到100%;成立了300 多个研究小组,进行了“民俗”等六大主题的研究;还为有专长的学生举办了个人专场音乐会、个人画展,出版了个人专著等。
◇童心环境——以生活者为中心的文化管理。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学生在学校学习就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生活着的儿童需要平等,学校就要求教师蹲下身子“变小”,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生活着的儿童需要民主,学校就设计了“童心成长墙”,让孩子有地方说话,有人倾听他们说话;生活着的儿童喜欢在自己的色彩中生活,学校就在粉刷教学楼时征求学生们的意见,涂上他们喜欢的颜色;生活着的儿童希望学他们想学的知识,学校就实施童心课程,引导他们学习……
◇童心课程: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全面而丰富的课程设计——童心课程。
童心课程提出的总目标是:在国家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和学校童心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课程设置突出对“完满人格品质”与“创新学力”的培养。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中实现完满的生活态度与能力的培养;在以活动为基础的课程中突出知识的转化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完满人格品质与创新学力的人。围绕着“夯实完满生活基础、注重学生品性养成、创新学生学力提升”建立了一个将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将生活、学习与游戏各方面融合在一起的一个综合性课程体系。
“生活者课程”是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课程所规定的学习领域中体现共同基础的各学科组成,是培养小学生基本素养和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实现完满生活者的基本知识的获得、能力与技能的形成、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逐渐成为教育实践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为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彰显学校特色的重要途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是对国家课程的加工,以更适应本校学校的姿态出现。因此,我们的完满生活者课程的实现公式为:
国家课程教材+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负责+教师温暖的加工=学生全方位的生活
“终身学习者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是为了满足学生潜能发展而设计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程选择的机会,在已有的课程上做相应的拓展,拓展性课程不离开基础性课程,而是根据原有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更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实现对原有课程的一种补充。因此,终身学习者课程的公式表现在于:
更广阔的资源+学生的兴趣与理想=学生发展性的生活
“快乐游戏者课程” 是为学生保留探索乐趣的课程。孩子天生是好奇的,自然的探索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社会化是在游戏中得以完成的。活动是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正直、责任感能力的基础,从活动中获得有意识的行为。因此,快乐游戏者课程的公式是:
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游戏活动的互动转化 =学生真实的生活
“学习者、游戏者、生活者”童心课程设置以让学生体验到学校是一个有趣、自由的、充满爱心的和友善的,以鼓励探索和愉悦感为前提,以“率真、关爱、求索”价值观引领学校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在校园学习中更加快速的掌握知识,实现一种学习上的解放。“学习者、游戏者、生活者”不是对国家课程的叠加,而是以国家课程为本进行横向的单学科拓展和纵向的多学科的整合,在如何上好国家课程和利用好现有教材上下功夫研究到极致,为解放学生目前沉重的学习负担寻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