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京师学堂2】相遇学习的秘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好孩子的阅读习惯,就会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同时他将学会爱的方式,也会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回想自己的读书经历,曾经以为,烛光下默读记忆就是学习;曾经以为,面对旷野大声朗读就是学习;曾经以为,抄写隋唐历史就是学习……我想,这些并不是学习的全部内涵。
回想当年。
在田间山林辛勤的劳作是学习。
在昏暗窄小的村小里嬉戏是学习。
在灯光下咬着笔杆细细思索是学习。
在暗夜里与学生们一起诉愿也是学习。
其实,我们眼中的学习不就是生活的全部吗?
在专家的的眼里,学习有两种。狭义的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而广义学习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而在脑科学指导下,学习是在环境作用下,经验带来的脑与行为的持久改变。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我的眼中,学习多少,就会成长多少。学习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并且贯穿我们的一生。可以说,学习带来人生的差异。而学生的先天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因此,作为教师、校长、学校虽然具有强大的改变与影响力量,但是都是以人的遗传心理发展为前提。认识到这一点,当你面对你无法改变的学生的时候,就用你的宽容、你的善良,引导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1、脑的发展促进人的学习。
学习是脑的功能和活动。首先包含自身的发展,其次是他人以及社会影响引发脑的功能和活动,从而影响人的学习活动。脑的功能和活动带有主观性、社会性,从而将引发人的学习方式的不同。这种社会性就是相互学习,使得人变得有具有灵活性,一方面可能获得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可能是吸收负面的信息,从而引发错误的认知,到达危险的边缘。大脑皮层,具有数十亿细胞,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四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额叶关注高级认知功能、情绪表达与调节运动;顶叶是身体感觉、信息的处理与整合以及角痛感的处理;枕叶关注视觉信息的处理;颞叶是处理听觉信息。可见,不同的发展、不均等的发展,促进人的不同的学习发展。
2、艺术活动促进人的学习。
据研究表明,艺术活动能促进人的学习。记得上一次家长会的时候,我主张小学阶段,一定有一项相伴终身的艺术活动,主张从一年级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一项艺术爱好,或音乐乐器,或绘画,或舞蹈……其次,我主张从小学开始培养一项孩子的体育爱好。看来,这样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另外,青春期可能是脑的发育继幼儿期后,又一重要的可塑造期。青春期为什么会冲动?那是因为边缘系统衔于前额叶系统发展,这可能是个体冲动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在关注孩子的这种学生的天然的原始冲动。
3、大量阅读能促进人的学习。
专家研究表明,大量的阅读能促进人的学习。我记得一个故事,在犹太人的家族里,他们爱书如命。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意思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读书是一件甜蜜而快乐的事情,以此唤起孩子对书,对文字的兴趣。专家的观点是:阅读能力越强的人,能有效的改变人脑的良性发展。研究还表明,早期阅读经验长久影响学生学习。随着年级增高,阅读经验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增大。一味的讲求幼儿园前识字不行,肯定是错误的,而是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深度问题。
4、充足睡眠能促进学习。
充足的睡眠能促进人的学习。或许,这一观点人人都知晓,但真正关注并在实践中改变却很少。上海的教育与芬兰的教育对比来看,上海的学生知识水平测试(PISA测试)获得全球第一,但反观学生的睡眠情况,却令人瞠目结舌。上海学生几乎花了两倍的芬兰孩子在校的读书时间。睡眠是维系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生理过程,睡眠和人的心理、生理关系密切并影响人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等诸多方面。良好的睡眠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睡眠不足则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睡眠与脑的发展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儿童需要10-13个小时,青少年则需要9个半小时。可以说明的是:睡眠不仅仅是休息,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5、外语学习促进人的学习。
这里倒不是专门指学习外语,准确的说专家的观点是学习第二语言。对于我们来说,我想要特别关注学习地方的方言,对少数民族来说,一定要掌握自己民族的语言。我曾说:一个民族,连自己的民族语言都没有掌握的,我认为就可以说你已经不是这个民族的孩子了。在这一点上,传承地方语言任重道远。我想专家的意思是通过第二语言的学习,增强孩子的语言敏感度,感受不同语言规律,从而促进脑的发展,从而促进人的学习。
6、积极情绪促进人的学习。
这个观点不难理解。一个成长在积极情绪里的人,一定充满愉悦感,从而促进人的学习。相反,成长在一个言语暴力环境中的人,肯定在学习上的作用是想到的。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言语暴力显著减少大脑网络的连接长度和范围,从而影响脑的发展,最后影响人的学习。因此,学习需要培育积极的情绪,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风,具有积极的意义。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的评选“最美家庭”,让每个“最美家庭”上台,以他们为主角召开各年级的家长会,宣讲良好家风的形成方法与途径,我想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学习。
7、师资水平促进人的学习。
师资水平显著调节了基因对儿童学习成就的作用。
研究表明:学校越好,师资水平好,教学质量越好,基因的作用最小。最终成就了自己,是小草的变成了真正的小草;玫瑰成就了玫瑰......造就了不同的自己,长成了自己的模样。可以说,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成长为自己。不是统一的标准,长成同一个样子。良好师资带来潜能充分发挥。
8、和谐环境促进人的学习。
这一点和第六点的观点比较相似。和谐教育肯定能促进人的学习。在这里,重点指出的是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校园环境,特别是安全的心理环境。专家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学习心理环境显著提高学生的能力与心理健康,特别是对处境不利的学生促进作用更大。我想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我们看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总是有学习困难生,其造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研究表明:阅读困难4-8%,数学困难发生约3.5-6.5%;注意障碍是3-6%。有人认为是孩子笨?有人认为是孩子缺少动机、兴趣?有人认为是粗心?有人认为是读书太少?还有人认为亲子关系有问题?那么,学习困难的核心是什么?专家的观点是:学习困难是多层次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基因,其次是环境的影响,引发大脑发育的不同,造成学生认知与行为结果。
今天的学习,专家的水平很高,关于脑科学的研究介绍的很详细,但我记住的很少。非常惭愧说实话,听得很艰涩,以上只是听完之后自己的总结与概括,可能会与专家的观点不一致。还望读者不要计较为好。最后想说一句:学习永无止步。涨潮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我说如果少年读书为求学、为懵憧的理想,青年读书为了应付工作,而中年读书则应为已,为已陶情,为已养性,为已之趣,为获得一份宁静而读书吧!
同仁们,读其书,寻其道,以其共勉之。
精典语录
1、每个校长都应该思考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是生生互动的过程,是家校互动的过程,更是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
2、创新是全脑协同活动的产物,不存在专门的脑区的活动。因此,协同发展的脑是优质学习的基础。
3、爱因斯坦的脑只有1230克,还不如一般人的重。聪明或许和大脑的大小无关。
4、两岁前,脑的过早过度生长会导致心理发展障碍。当然,脑发育滞后也会导致心理发展的障碍。教育——恰当的时机最重要。
5、万物皆有时,聪明脑在于发育过程“正当时节”,因此,出好人才不能求快。
6、青春期脑和行为发展存在着快速、自我调控明显不足的特点,应科学理解青春期冲动、冒险与挑战规则的行为。
7、能动运动与空间能力、情绪表达有着具大的关系。一般而言,能动运动越多,范围越大,其空间能力越强。
8、早期阅读经验长久的影响学生学习。随着年级增高,阅读经验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增大。
9、脑结构与和功能的缺陷是学习困难的重要生物学基础,高风险环境致潜在生物学风险为现实。
(授课教师:北师大陶沙教授)